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第六夹山船子颂

标题包含
第六夹山船子颂
泛舟驾崄三十春,击处竿头活死人。 夹岭桂分千古韵,朗江山翠万重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驾驶小舟行驶在险峻的水域已有三十个春秋,每一次挥动船桨都能让人起死回生。两岸的山岭犹如桂树般散发着千年的韵味,朗江河山的翠绿更是焕然一新。
去完善
释义
1. "青":诗人描述他驾驭险峻的山川三十年,向学生们传授禅机,使他们从死亡中苏醒过来。此处"青"是年轻、新鲜的意思,表现出了诗人的活跃生命力。 2. "泛舟驾嶮三十春":这里的"泛舟驾嶮"是一个比喻,代表诗人在险恶的人生道路上漂泊了三十年。"春"指的是时间的流逝。 3. "击处竿头活死人":诗人用"击处竿头"来比喻他的教诲,使那些死气沉沉的人复活过来。这里"活死人"是指使迷失方向、丧失生活意志的人重新振作起来。 4. "夹岭桂分千古韵":此处的"夹岭桂"可以看作是古诗的意象,用来赞美秋天的景色。"桂"代表了桂花,秋天盛开的花朵,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象征之一。"千古韵"指诗人及诗友们跨越时空的艺术灵感相互辉映。 5. "朗江山翠万重新":这是形容山河壮丽,风光无限的画面。"朗江山翠"描绘出诗人眼中壮丽的河山景象。"万重新"则是强调一切都在更新之中,充满生机与活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夹山船子颂”为题,讲述了诗人自己在江河湖海上驾船穿梭、摆渡的三十个春秋。他的努力使那些处于困境、徘徊生死之间的人们得到拯救,如同竿头上的鲤鱼在关键时刻跃出水面,获得重生。 诗中提到的“夹岭桂分千古韵”,似乎是在描述山脉中的桂花树和它们所散发的香气。这种香气似乎跨越了时间的长河,传颂着千古的魅力。而“朗江山翠万重新”则描述了山水之间的美丽景象,仿佛一切都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进入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一位名叫释延寿的僧人开始了自己的游历生涯。他在江淮地区的一座山上开山立派,名为夹山寺,成为了一代宗师。他通过诗歌和散文的形式传播佛教思想,影响深远。 在这段时间里,释延寿以诗言志,表达自己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他的诗歌往往具有深厚的哲理意味,同时又富有艺术感染力。在这些诗篇中,《第六夹山船子颂》是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这首诗通过对长江三峡船夫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和追求。 在《第六夹山船子颂》中,释延寿以三峡船夫为喻,表现了他们在惊涛骇浪中勇往直前、无畏无惧的精神风貌。诗人借此寓意,强调人生犹如逆水行舟,充满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坚定信念,勇敢面对,就能抵达彼岸。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豪放气质和高尚情操,也反映了当时民众在艰难时世中坚守信仰、奋力前行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