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鞔法鼓求颂

标题包含
鞔法鼓求颂
内空外空内外空,一声才举迅雷风。 流通佛法无多子,千古灵山气象雄。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崇岳,法号宗岳,字崇岳,俗名李崇岳,1962年生于中国台湾。他是一位禅宗僧人,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和诗人。 释崇岳在年轻时曾学习过书法和绘画,后来对禅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1987年出家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内心平静,外部环境宁静,内心与外部均安宁;一瞬间,如迅疾的雷鸣和狂风一般响亮的声音传来。佛法的传播无需过多言语,千百年以来灵山的气度依然雄壮。
去完善
释义
1. 鞔:古代一种击乐器,即打击类乐器。 2. 法鼓:佛教中用于召集僧众或宣示教法的鼓。 3. 求颂:指寻求诗歌形式的赞美或者讲述。 4. 崇岳:宋代僧人,字巍然,为北宋时期著名禅师,曾任灵隐寺住持。 5. 内空外空:指的是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双重超脱。 6. 迅雷风:表示声音之大,速度快,如同迅疾的雷声和狂风。 7. 无多子:指没有多少具体的内容,这里可以理解为佛法的博大精深。 8. 灵山:指古印度灵鹫山,释迦牟尼佛曾在此宣讲教义,这里是比喻佛教精神的崇高伟大。
去完善
赏析
《鞔法鼓求颂》是一首描绘佛教精神的诗词,作者是宋代高僧释崇岳。在诗句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展现了佛法的无边广大和灵山气象的雄伟壮丽。 首先,“内空外空内外空”表达了佛教中的“三空”观念,即内观、外观和内外皆空的境界。这种境界要求人们在心灵上超越世俗的种种束缚,达到清净无碍的境界。紧接着,“一声才举迅雷风”描绘了佛法传播时产生的巨大影响,如同迅疾的雷电和风一样震撼人心。 接下来的两句,“流通佛法无多子,千古灵山气象雄”则进一步强调了佛法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即使历经千年,灵山的气象依然雄壮无比,可见佛法的智慧和力量无穷无尽。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佛法的精神内涵和源远流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鞔法鼓求颂》是北宋时期僧人释崇岳的一首古体诗。释崇岳(1067-1129年),俗名赵令詪,是北宋末年的一位著名诗僧。他出身于官僚家庭,年轻时曾考取进士,后因家道中落而出家为僧。释崇岳的诗歌作品以描绘山水、抒写性情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这首诗创作于宋徽宗时期(1101-1125年),这一时期,北宋政权腐败,外患内忧,人民生活困苦。释崇岳在诗歌中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此外,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化时期,佛教、道教、儒家思想在此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释崇岳作为一位有影响力的僧人,他的诗歌作品也反映了这一时期佛教文化的繁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