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本斋尚书 其一
在昔实斋老,公能继盛名。
平生守师说,晚岁萃儒荣。
禋赦原兵祸,台纲忤物情。
抽身甬东去,腾上几公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曾经有一位名叫实斋的老先生,他能够继承前人的美誉。
他一生都在坚守老师的教诲,晚年的时候收获了学术的荣誉。
他真诚地宽恕那些受到战乱波及的人们,但他对官员的品德要求严格,以至于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
于是,他在被免去职务后离开了京城,来到了风景秀丽的甬东地区,从此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1. 在昔实斋老:指以前的实斋老人,这里指陈本斋。
2. 公能继盛名:您能够继承他的盛名。
3. 平生守师说:您在一生中坚持师长的教导。
4. 晚岁萃儒荣:晚年仍然保持儒家的荣耀。
5. 禋赦原兵祸:希望消除战乱的愿望。禋赦,祈求神明的宽恕。原,免除;兵祸,战争带来的灾难。
6. 台纲忤物情:对于朝廷的制度与人情的矛盾感到困扰。台纲,朝廷的规矩;忤,违反,抵触。
7. 抽身甬东去:选择隐退到甬东地区。甬东,地名,位于浙江东部沿海地区。
8. 腾上几公卿:在官场上受到众多官员的尊重。几,将近;公卿,古代高级官员。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陈本斋尚书的缅怀,表达了对其人格品质和学术成就的赞誉。首联以实斋老先生为榜样,赞颂陈本斋继承了他的盛名。颔联描述陈本斋坚守师说,为儒学繁荣做出贡献的一生。颈联则提到他在祭祀和兵祸问题上坚持原则,引起物议。尾联以他隐退甬东,位列三公作为对他的高度评价。整首诗以一种深沉的感情表达了对这位伟大人物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陈本斋尚书 其一》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牟巘创作的一首悼念陈本斋尚书的诗作。这首诗歌创作于南宋末年,即公元1279年左右。
在这个时期,南宋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蒙古帝国对南宋的侵略日益加剧,导致国家局势紧张。在此背景下,陈本斋尚书作为南宋的一位忠臣良将,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逝世无疑是对南宋朝廷的巨大打击。
牟巘与陈本斋关系密切,同为南宋文人,他们在文学和政治上都相互支持。在陈本斋去世后,牟巘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以此表达对故友的怀念之情。在这首诗中,牟巘通过对陈本斋生平的回顾,以及对其品德和政绩的赞美,表达了对他不幸逝世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南宋士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对忠诚之士的敬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