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 其三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
如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
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枕头上沾满了油腻,锦缎被子透出阵阵寒意,醒来时发现夜已将尽,更漏声也变得稀疏。

去完善
释义
山枕:古代枕头的一种,形状类似山峰;更漏:古代计时工具,指夜晚的时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精致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幽怨缠绵的画面。上阕开篇点明场景,“金雀钗”“红粉面”两句刻画了女子精心打扮后的妩媚姿态,同时也暗示了这次会面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如我意,感君怜”则直接表达了女子渴望得到对方理解与关怀的心情,而“此情须问天”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极致,显示出其无法言说的复杂心境。
下阕转入离别后的凄凉氛围。“香作穗,蜡成泪”运用比喻手法,巧妙地把无形的情感具象化为可视可感的事物,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最后三句从细节入手,描写女子独卧床榻的冷清情景,“山枕腻”“锦衾寒”不仅表现了环境的萧瑟,也映衬出她内心的孤寂。“觉来更漏残”则进一步强化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惆怅,使整首词笼罩在一种淡淡的哀伤之中。
全词结构紧凑,层次分明,用字精炼且富有音乐美,充分体现了温庭筠词作的独特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晚唐时期,作者温庭筠一生仕途坎坷,多次科举不第。他常在青楼楚馆中寻觅灵感,与歌妓交往甚密。这首词正是他在这样的人生阶段所作,借闺中怨妇的口吻,抒发相思之情。通过描写女子对情人的思念,展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特有的婉约情致,也暗含着作者自身怀才不遇的惆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