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临终偈

标题包含
临终偈
生本无生,死本无死。 生死二途,了无彼此。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临终偈》是唐代著名僧人释祖珍的一首哲理诗。这里给出每句的注释: 1. "生本无生":这里的“生”指生命,即存在的状态;"本无生"是说生命的本质并无固定不变的实体或实质。这是佛家的无常观念的体现,认为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 2. "死本无死":"死"通常指生命的终结或消失;"本无死"表达了生命在终结之后并非真正彻底消亡的观念,而是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这与佛教的轮回观念相符。 3. "生死二途,了无彼此":"生死二途"指的是生死之间的不同境界或状态;"了无彼此"表示在佛家看来,生与死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或者对立,它们是相互关联并且相互转化的。这体现了佛家对生死的看法,强调生死无常和互转的道理。
去完善
赏析
《临终偈》是一首阐述佛家生死观的诗词,诗人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达了深刻的哲学思想。首先,诗中“生本无生”意味着生命的存在并非永恒不变的实体,而是由无数因缘和合而成的一种现象。同样地,“死本无死”则揭示了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在另一个层面上实现生命形式的转化。 接下来的两句“生死二途,了无彼此”进一步阐明了生死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这里,生死并非对立的两面,而是相互依存、互为转化的过程。透过生死之门的隔阂,我们可以发现其背后并无所谓的彼与此之分,生命的轮回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这首诗通过对生死现象的剖析,引导人们跳出世俗的眼光,从更高层次去理解生命与死亡的内涵,从而达到解脱执着、超脱生死的境界。这正是佛家倡导的智慧和修行之道。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临终偈》是五代十国时期的高僧释祖珍所创作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945年,正值五代十国的战乱时期。 释祖珍在这个时期经历了很多人生的起起落落,他在青年时期曾出家为僧,后来因为战乱被迫还俗,又因战乱再次出家为僧。这种多次反复的人生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在五代十国这个特殊时期,中国正处于一个政治动荡、社会混乱的阶段。各地藩镇割据,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释祖珍选择出家为僧,追求心灵的安宁和解脱。他的这首《临终偈》正是他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总结和对生命的感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