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岳上人求赋剡鹿苑寺一览阁
层簷危镇梵王宫,景物都归两碧瞳。
九万里风斯在下,三千世界本来空。
诗怀浩浩晴澜外,人事滔滔流水东。
凝伫移时还暝坐,胸中天地自玲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宏伟的寺庙里,所有的景色都在眼中熠熠生辉。
广袤的风在大地之下吹拂,而三千世界不过是一场空。
我的诗情感慨万千,像晴朗的海浪一样翻涌;而世间的人事如同东流的江水匆匆流逝。
静下心来回想这些场景,我心中的天地自然充满智慧与灵动。
去完善
释义
1. 如岳上人:法号如岳的僧人。上人是对僧人的尊称。
2. 剡鹿苑寺:位于浙江省嵊州市的一座古刹。剡,指剡县,即现在的嵊州市;鹿苑寺,是此古刹的名称。
3. 一览阁:剡鹿苑寺中的一座楼阁,意为一览无余的景色。
4. 層簷:高楼的檐角。
5. 危鎮:高耸屹立。
6. 梵王宫:此处指佛教寺庙。梵王,指佛教中的梵天神。
7. 景物:此处指一览阁周围的风景。
8. 两碧瞳:指山光水色尽收眼底,眼睛犹如绿色宝石般闪耀。
9. 九万里风:指高空的风。古人认为风从地面升腾到九万里的高空。
10. 三千世界:佛教术语,指宇宙间无数的小世界。
11. 本来空:佛教观念,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因缘所生,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所以说是“空”。
12. 诗怀:作诗的情怀。
13. 浩浩:广阔无边的样子。
14. 晴澜:晴朗时的水光波澜。
15. 人事:人间世事。
16. 滔滔:形容事物连续不断。
17. 移时:过了一段时间。
18. 暝坐:在昏暗的地方静坐。
19. 胸中天地:指心胸宽广,能够容纳天地。
20. 自玲珑:自然而然地呈现精巧别致的特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剡鹿苑寺一览阁的所见所思,表达了作者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洞察。首联通过对寺院的高度描述,展示了视野的开阔,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颔联通过“九万里风”和“三千世界”的比喻,表现了对世界的广大无垠和虚幻不实的感悟。颈联则抒发了诗人以诗歌表达情怀的豪放,以及面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尾联通过对凝望和冥想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邃。全诗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在佛学思想影响下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如岳上人求赋剡鹿苑寺一览阁》是南宋文学家、诗人陈著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中期(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此时正值国家战乱之际,人民生活困苦,文人墨客多感叹世事无常,忧国忧民之情油然而生。
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陈著也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起伏伏。他年轻时曾中进士,后因战乱和朝廷内部矛盾而罢官回乡,此后便以教书为业,在家乡浙江温州一带度过了余生。尽管命运多舛,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此外,南宋时期佛教文化兴盛,陈著作为一位文人,对佛学也有一定的研究。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剡鹿苑寺一览阁的描绘,表达了佛教禅宗的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同时也流露出了他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