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石越翁

标题包含
寄石越翁
异时交义比金兰,守着龛灯话岁寒。 相去虽无千里远,别来欲寄一书难。 酒杯慵向花前举,琴索空移月下弹。 却忆湖山行乐地,越翁近日共谁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吴惟信(1203年-1283年),字仲孚,号竹洲,又号梅屋,南宋末年著名文人。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吴惟信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不同时间相互陪伴如同金兰之交,守在一起共度寒夜。 我们相隔的距离并不遥远,但想要寄封信却觉得困难。 在花前懒得举起酒杯,月下的琴声显得空虚。 想起我们一起畅游的山川湖泊,不知道现在又是谁在欣赏。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寄:寄赠,此处指给石越翁写诗。 2. 石越翁:诗人朋友,具体身份不详。 3. 异时:过去,从前。 4. 交义:指两人关系密切。 5. 金兰:金兰之交,喻指深厚的友情。 6. 龛灯:佛龛前的油灯,比喻在困境中互相扶持的情谊。 7. 岁寒:寒冷的季节,这里用严寒时节来象征困境。 8. 千里远:形容相隔的距离并不遥远。 9. 别来:分别以来。 10. 一书难:一封信难以传达自己的情感。 11. 酒杯:借酒消愁的寄托。 12. 花前举:在花前饮酒。 13. 琴索:指弹奏古琴的工具。 14. 空移月下弹:月光下空弹琴弦。 15. 湖山:湖光山色,代指石越翁所在的美景之地。 16. 行乐地:快乐的地方,指和朋友共同游历的地点。 17. 越翁:石越翁,这里的“越”可能指的是他所在的地区。 18. 共谁看:与谁共度美好时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与石越翁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别离的感慨。首联回顾过去的亲密时光,“异时交义比金兰”形容两人友谊如同金兰之交,彼此关爱,共渡难关。颔联描绘离别后的思念,虽然相隔不远,但书信传递变得困难重重,凸显出离别的愁绪。颈联描绘诗人自己的孤寂生活,懒散不饮酒,对着月光弹琴,显得孤独落寞。尾联以回忆的方式表达了对石越翁的关切,询问他在没有陪伴的情况下如何度过。全诗情感真挚,深深体现着友情的力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石越翁是南宋诗人吴惟信所著的诗词。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74年,即南宋度宗咸淳年间。当时元朝军队已经崛起,对南宋构成极大威胁。在这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吴惟信以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忧虑。 此时期,诗人吴惟信的人生经历丰富而坎坷。他曾进士及第,但因时局混乱而未得重用。他在官场几经沉浮,逐渐看透世事,开始关注民生疾苦。吴惟信在国家危机之际,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故友的挂念之情。 在公元1274年这个特殊的时间段内,南宋王朝面临严重的内外交困。在外,元朝军队的不断入侵使得国家陷入危亡;在内,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导致民不聊生。这些时代背景使吴惟信深感忧虑,他借《寄石越翁》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