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
病起伤春独倚门,唤人鹦鹉隔帘闻。
无情最是东风恶,瘦却梨花一片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病愈后独倚门边感伤春日时光,透过帘幕呼唤我的鹦鹉。可最无情的还是那恶劣的东风,让梨花消瘦如一片飘渺的云朵。
去完善
释义
1. 吴惟信:南宋词人,生平事迹不详。
2. 病起:生病初愈。
3. 伤春:指春天到来时,因看到万物生长、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引发的惆怅之情。
4. 独倚门:独自靠在门上。
5. 唤人鹦鹉:指鹦鹉学人说话的声音。
6. 隔帘闻:隔着帘子听到声音。
7. 最是:简直是。
8. 东风恶:形容春风的猛烈。
9. 瘦却梨花:使梨花凋谢。
10. 一片云:形容花影稀疏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女子在病愈之后独自倚门遥望春天,试图通过呼唤鹦鹉来排遣内心的孤独与寂寥。诗人以“无情最是东风恶”表达了对春风的责备,认为它吹落了梨花,使女子的哀愁更浓。
全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女子病后的孤独心境,以及她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的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闺怨》是南宋诗人吴惟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一位深闺女子在春天里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据考证,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前后。在这个时期,由于南宋政权偏安江南,社会相对稳定,市民阶层逐渐兴起,城市生活丰富多彩,词曲文化日益繁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开始关注民间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创作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在创作《闺怨》这个时期的吴惟信,个人生活中也经历了不少波折。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第。后来,他在京城临安(今杭州)结识了一些文人墨客,开始投身诗歌创作,逐渐崭露头角。然而,尽管他的才华得到了一些名士的赏识,但在那个重视科举功名的时代,他依然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使得他对民间百姓的疾苦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社会的种种不平现象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综上所述,《闺怨》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可以概括为: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左右,当时社会相对稳定,市民阶层逐渐兴起,词曲文化日益繁荣。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吴惟信以独特的视角关注民间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通过描绘一位深闺女子的孤独和思念之情,反映出了当时的民间疾苦和社会不平现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