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桐庐张尉
一廉儒者政,半隠寄其名。
心古门庭阔,吟多笔研清。
云晴春嶂薄,潮落暮江平。
必是闲无事,琴余鹤数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名清廉的学者从政,一半时间是隐姓埋名的。他的内心古雅而宽阔,诗词创作繁多而笔触清晰。晴朗的天空下春天的山显得淡薄,潮水退去夜晚的江河显得更加平坦。他一定很清闲,弹琴之余还能听到仙鹤的叫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桐庐: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境内,是古代著名的隐逸之地。
2. 张尉:一位在桐庐隐居的官员。
3. 儒者:指有学问的人,这里指张尉。
4. 政:政务,治理地方的事务。
5. 半隠:部分隐居,表示虽未完全放弃世俗事务,但仍保持一定的超脱态度。
6. 心古:心态古朴,表示性格朴实、不慕名利。
7. 门庭:指家庭、宅院。
8. 吟多:诗歌创作丰富。
9. 笔研:毛笔和砚台,泛指书法绘画工具,这里代指文学创作。
10. 云晴:晴朗的天空。
11. 春嶂:春天的山峦。
12. 薄:轻微,淡薄。
13. 潮落:潮水退去。
14. 暮江平:傍晚时分的平静江面。
15. 琴余:弹琴之后。
16. 鹤数声:几只仙鹤的鸣叫声,寓意高雅的生活情趣。
去完善
赏析
《寄桐庐张尉》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五言律诗。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张尉这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诗歌的首联“一廉儒者政,半隠寄其名”,描述了张尉作为一位清廉的儒士,选择了隐居生活。颔联“心古门庭阔,吟多笔研清”则描绘了张尉心灵古朴、境界高远的形象,以及他沉浸诗词歌赋之中的生活方式。颈联“云晴春嶂薄,潮落暮江平”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进一步表现了张尉从容面对人生起伏的心境。而尾联“必是闲无事,琴余鹤数声”则以闲适的场景描绘,勾勒出张尉在琴声中欣赏仙鹤舞蹈的悠哉画面。整首诗歌语言质朴,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致远的审美感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桐庐张尉》是南宋诗人吴惟信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当时正值国家政治腐败、战乱频仍的时期。诗人吴惟信在当时以文名世,虽然未参加科举考试,但因其才情横溢而受到世人的敬仰。
在南宋末年的动乱时期,文人墨客的足迹遍布各地,其中桐庐作为江南地区的一处山水名胜,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张尉作为当时的一位地方官员,在桐庐任职期间,与吴惟信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张尉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出那个时代文人墨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