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星寺
金碧共玲珑,楼台浩渺中。
雨花僧讲盛,星石寺基雄。
岩岫庐峰对,波澜蠡泽通。
微红看海日,远绿认江枫。
鸥鸟机心息,潮音梵唱同。
人间群玉府,物外广寒宫。
云衲烝多坏,尘襟到自空。
扁舟五湖客,长此伴支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金色的光影与玲珑的装饰相映成趣,楼阁掩映在一片浩渺之中。
雨中的僧人讲述着繁华盛世,星辰之下的寺庙显得尤为雄伟。
峭壁和山峰相对而立,湖光山色之间相连相通。
微微泛红的海面上升起太阳,远处绿意盎然的是江边的枫树。
海鸥收起了心机,聆听着潮水和诵经声共鸣。
这里仿佛人间的仙境,超越了世俗的喧嚣。
云端的僧侣们来往频繁,凡尘俗事在此荡然无存。
愿我如那游荡五湖的扁舟,永远陪伴在支公左右。
去完善
释义
《落星寺》:宋诗一首,作者为祖无择。
1. 金碧共玲珑:金碧,指的是金黄色的琉璃瓦;玲珑,形容楼阁精巧别致。整句描述了落星寺的壮观景象。
2. 楼台浩渺中:浩渺,形容水势广阔无边。这句描述了寺庙中的楼台在水面上矗立的景色。
3. 雨花僧讲盛:雨花,即落花如雨,比喻僧侣诵经时的虔诚。这句写僧侣在寺内诵经的热闹情景。
4. 星石寺基雄:星石,指落星寺附近的奇特岩石;基雄,形容寺庙建筑的基础坚固雄伟。这句赞美了寺庙的建筑风格。
5. 岩岫庐峰对:岩岫,山岩幽深之处;庐峰,庐山山峰。这句描述了落星寺周围的山景。
6. 波澜蠡泽通:波澜,波涛起伏的水面;蠡泽,湖泊名。这句描写了湖水与湖泊相连的景象。
7. 微红看海日:微红,初升的太阳;海日,东海的日出。这句描绘了海上日出的美景。
8. 远绿认江枫:远绿,指远处的绿色植被;江枫,长江边的枫树。这句表现了长江沿岸的风景。
9. 鸥鸟机心息:鸥鸟,一种海鸟;机心,机巧之心。这句表示海鸥无心追逐名利,过着宁静的生活。
10. 潮音梵唱同:潮音,海潮的声音;梵唱,僧侣诵经的声音。这句描述了海潮声与僧侣诵经声相互应和的情景。
11. 人间群玉府:群玉府,传说中仙人的居所。这句将落星寺比作人间的仙境。
12. 物外广寒宫:广寒宫,月宫的别名。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寺庙清幽环境的赞美。
13. 云衲烝多坏:云衲,僧袍;烝多坏,指衣物破旧。这句表现了僧侣的清苦生活。
14. 尘襟到自空:尘襟,世俗的烦恼;到自空,意为摆脱烦恼,心境变得空灵。这句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的思想。
15. 扁舟五湖客:扁舟,小船;五湖客,指隐逸江湖的文人雅士。这句表示诗人愿以隐逸之士的身份度过余生。
16. 长此伴支公:支公,指晋代高僧支遁,他隐居于山林之间。这句表达诗人愿意像支遁一样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落星寺风光与禅意的诗。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感受为我们展现了寺院周围的壮丽景色及深远的文化内涵。全诗节奏明快、形象生动,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诗人从视觉、听觉以及心灵层面去感知落星寺的意境,既有自然景观之美,又有深厚的宗教内涵。虽然主题是写景,但其中透露出了人生哲理和对生活的态度。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幅精致的艺术画卷,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落星寺》是北宋时期诗人祖无择所作的一首描绘夜泊江舟的景色诗篇。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60-1127年之间,也就是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诗歌创作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高峰。
诗人在这个时期的生活经历丰富多样。他曾任过地方官员,也曾在京城担任要职。这样的生活经历使他能够深入了解民生疾苦,体察社会现实。在他任职期间,他有机会游览祖国各地的名胜古迹,对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北宋王朝大力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文人墨客们热衷于结交朋友、游山玩水、切磋诗文。祖无择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诗篇作品既反映了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又展示了诗人的才情与思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