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郡治凝波亭
耽耽层构俯清涟,山色波光晓共鲜。
形胜增雄齐十二,风流素盛客三千。
铺舒柳影眠鸥渚,欺厌莲香载妓船。
公退每来须度日,尘缨未濯媿潺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矗立的高楼俯瞰着清澈的河流,山色与波光在清晨共同闪耀。这里的景色壮丽,可以与齐国十二座城池媲美;而这里的气氛优雅,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河边的柳树下,鸥鸟悠然地在沙洲上休息;莲花香气弥漫,载着歌妓的小船在水中嬉戏。每当我下班后来到这里,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仿佛还没有好好欣赏这里的风景,一天就过去了。我的世俗烦恼还未被洗涤干净,真是愧对这里的山水啊!
去完善
释义
1. 历城:今山东济南市市区一带。2. 郡治: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单位,这里指的是历城的郡政府所在地。3. 祖无择:北宋著名文人,曾担任历城知州。4. 耽耽:指壮丽的建筑或景象。5. 层构:高楼。6. 清涟:清澈的水波。7. 山色波光:山景水色。8. 晓共鲜:早晨的阳光照在山水之上,使它们显得格外鲜艳。9. 形胜增雄齐十二:此处“齐”是指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这句诗是说历城的地理优势可以媲美齐国的都城。10. 风流素盛客三千:意指历城的风流人物众多,即文人才子多。11. 铺舒柳影:柳树垂下的枝条在水面上投下倒影。12. 眠鸥渚:鸥鸟栖息的小岛。13. 欺厌莲香:荷花的香气四溢。14. 载妓船:指载着歌姬舞女的游船。15. 公退:官员处理完公务之后。16. 须度日:需度过一天时光。17. 尘缨未濯:尘世的烦恼还没有洗净。18. 媿潺湲:感到惭愧的是,这清澈的流水好像在提醒我世俗的烦恼还没有解决。
去完善
赏析
《历城郡治凝波亭》祖无择:本诗描绘了作者在凝波亭所见的美景及心境。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借代等手法,通过“山色波光”的交融,体现了自然的和谐。同时,诗人又借助“十二”和“三千”的对比,突显出凝波亭周边的繁华景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历城郡治凝波亭》是北宋时期诗人祖无择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济南古城历城的美丽景色和作者的思乡之情。
祖无择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学者和教育家,他在仁宗朝担任知制诰一职,后因政治原因被贬为地方官。这首诗正是他任职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在宦途波折中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在公元1050年左右,即宋仁宗时期,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繁荣。然而,在政治层面,朝廷内部矛盾激化,权力斗争不断。祖无择因直言敢谏,触犯了权贵的利益,最终被贬至济南。在这个过程中,他对家乡的感情愈发浓厚,也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
济南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祖无择在任期间,曾多次游览当地名胜古迹,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这首《历城郡治凝波亭》正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展现了他在宦海浮沉中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