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六四歌同游灵岩因寄尊府判院
石湖浮动灵岩月,天静碧云低白烟。
此夜山川宜断取,为予携到若翁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湖中倒映着灵岩山的美景和明月,天空宁静碧空如洗白云低垂。
此刻的山川美景最适合收入画中,带给我敬爱的父亲欣赏。
去完善
释义
1. 石湖: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的一座湖泊,靠近灵岩山。在唐代时期即为著名风景名胜区,被誉为“姑苏洞庭”。
2. 灵岩:即灵岩山,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西北,与天平山、支硎山遥遥相对。
3. 天静碧云低白烟:描述天空静谧,云彩低垂,远处的白烟弥漫的景象。
4. 断取:这里是选取的意思,表达挑选出最美的风景给父亲看。
5. 若翁:指祖无择的父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曹六四歌同游灵岩”为题,表达了作者与友人游览灵岩的情景。诗中描绘了石湖、灵岩山、月色、碧云、白烟等景象,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氛围。诗人巧妙地将这一美景呈现给若翁(尊府判院),表达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曹六四歌同游灵岩因寄尊府判院》是北宋著名诗人祖无择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058年前后,正值祖无择在灵岩山游览时所作。这个时期,祖无择因与权臣范仲淹不合而被贬为太常博士,宦途颇受挫折。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北宋正处于仁宗盛世,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然而,这种表面的繁华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政治危机。在朝廷内部,新旧两党的斗争日益激烈,这使得很多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和打压。范仲淹、欧阳修等改革派人士积极推动“庆历新政”,试图改变北宋政治腐败、积贫积弱的现状,但却因为保守势力的反对而失败。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祖无择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对现实深感忧虑。他游历山水,借诗抒发情怀,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切。在这首《曹六四歌同游灵岩因寄尊府判院》中,他以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君主的故事,影射当世的政治斗争,暗示自己虽然受到排挤,但仍坚守信念,期待着国家能迎来新的转机。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