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
小院无经过,虚庭窈深幽。
高堂昼晴永,朱箔上银钩。
文砌桐花落,碧瓦烟光流。
交疏静丹绮,飞梁架青虬。
流鶑自睍睆,好音暂迟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间小院落罕有人至,显得十分深邃宁静。大厅内阳光明媚,红色的门帘上挂著银色的挂钩。院中种植著梧桐树,石砖路上落满了花瓣,屋顶的绿色琉璃瓦闪烁著光芒。四周显得空旷而寂静,屋梁上有飞龙造型的装饰。这里的鸟儿歌声悦耳,令人流连忘返。
去完善
释义
《小院》注释:
1. 华镇:字安仁,号芸窗,南宋文人。
2. 小院:指诗人居住的小院子。
3. 经过:走过,这里指游客。
4. 虚庭:空寂的庭院。
5. 窈深幽:形容庭院幽深静谧。
6. 高堂:指诗人的居所。
7. 朱箔:红色的帘幕。
8. 银钩:比喻月光。
9. 文砌:文雅的石阶。
10. 桐花:桐树的花,春季开花,紫色或白色。
11. 碧瓦:青绿色的瓦片。
12. 烟光:烟雾般的光影。
13. 交疏:纵横交错的花纹。
14. 静丹绮:安静而华丽的景象。
15. 飞梁:凌空架设的桥梁。
16. 青虬: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形状像龙,有青色的鳞甲。
17. 流鶑:飞翔的莺鸟。
18. 自睍睆:形容鸟儿自由欢快地鸣叫。
19. 好音:悦耳的声音。
20. 暂迟留:暂时停留。
去完善
赏析
《小院》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幽美的画面。诗中的“小院”、“虚庭”、“高堂”等词语勾勒出环境清幽、安静的特点。而“朱箔上银钩”、“碧瓦烟光流”、“飞梁架青虬”等诗句则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在诗中,诗人以“交疏静丹绮”来表现小院的空间感,使读者感受到小院的无尽深远。同时,通过“流莺自睍睆,好音暂迟留”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小院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小院》华镇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南宋时期(公元960年-1279年)。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五代十国到北宋、再到南宋的更迭,战乱不断,百姓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华镇作为一名文人,对人生有着深刻的感悟。他通过对小院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在这首诗中,华镇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院的美景,如“绿树”“黄莺”“桃李”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通过“时闻”“偶见”等词语,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样一个小院中过上宁静的生活,远离世事纷争的愿望。
总的来说,《小院》这首诗是华镇在南宋动荡的社会环境下,对人生的一种思考和追求。他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平静、安宁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