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山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想向传说中的仙女麻姑购买那片苍茫的大海,然而得到的不过是一杯冰冷如霜的春露,它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与虚幻。
去完善
释义
麻姑: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女,传说她曾多次目睹沧海桑田的变化;沧海:指广阔的大海,也暗喻人生的浩瀚与深邃;春露:清晨的露珠,此处用来象征短暂而脆弱的生命。
去完善
赏析
全诗以“时光不可挽留”为主题,开篇直抒胸臆,“从来系日乏长绳”表达了人类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力感,这种情感贯穿始终。第二句通过“水去云回”的自然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奈,并将抽象的时间具象化为具体的事物,使读者更易产生共鸣。
后两句则转入奇幻的想象世界,借用麻姑这一神话人物,试图超越现实的局限,但最终发现即便拥有沧海,也不过是徒增悲凉。“一杯春露冷如冰”收束全诗,既点明了生命的短暂,又渲染出一种孤寂与凄美的氛围。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哲理性的思考,又有艺术性的表达,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审美风格与思想深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李商隐历经宦海沉浮,深感人世无常。这首《谒山》创作于他晚年游历期间,借景抒怀。当时诗人登高望远,面对奔流不息的江水和变幻莫测的云海,顿生时不我待、壮志未酬的感慨。传说中的麻姑能将沧海变为桑田,诗人却只能无奈地感叹人生短暂,纵有千般抱负也难敌岁月流逝,唯有春露清冷,映照出生命的孤寂与惆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