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根
壑源山势上连云,合占南州第一春。
自有化工钟粹气,时生灵叶奉严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壑源山势直冲云霄,堪称南国春日最佳。
凭借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汇聚精华之气,不时生长出珍贵的茶叶以供宫廷之用。
去完善
释义
【壑源】地名,指河南省沁源县东南的合涧镇,此处地势较高,有著名的茶产地。
【连云】形容山势高耸入云。
【钟粹气】聚集天地间纯粹的气息。
【严宸】严肃的帝王居所,这里指皇帝所在的皇宫。
去完善
赏析
《苦根》张商英这首诗词以壑源山势为背景,展现了中国南方早春的景象。诗人通过描述壑源山的地势高耸入云,展示了南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同时,诗人认为自然界的神奇造化赋予了这片土地钟粹之气,使得这里成为生长好茶的好地方。最后,诗人提到这里的茶叶因为质量上乘而被用作供奉皇帝。全诗借景抒情,赞美了南州的自然风光和特产,同时也表达了对皇帝的敬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苦根》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活动家张商英创作的一首古文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徽宗时期(1100年-1126年),正是北宋末年的动荡时期。在这一年间,虽然社会繁荣,但是政权腐朽,外忧内患严重,使得人民生活困苦。
张商英在官场浮沉多年,历任地方官和朝廷大臣,对于民间疾苦有深刻的了解。他的政治立场倾向于改革,因此在北宋末年这个特殊时期,他的人生际遇可谓跌宕起伏。他曾在担任宰相期间推动一系列改革措施,但由于触及权贵的利益而受到排挤,最后被贬为庶民。
在这首诗中,张商英以“苦根”比喻百姓的困苦生活,表达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心和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同时,他也借这首诗传达出对统治者沉溺享乐、不问国事的批判。总的来说,这首古诗反映出了北宋末年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政治斗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