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夜泛南溪月,光影冷涵空。
棹飞穿碎金电,翻动水精宫。
横管何妨三弄,重醑仍须一斗,知费几青铜。
坐久桂花落,襟袖觉香浓。
庾公阁,子猷舫,兴应同。
从来好景良夜,我辈敢情锺。
但恐仙娥川后,嫌我尘容俗状,清境不相容。
击汰同情赏,赖有紫溪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晚上在南溪上泛舟赏月,月光如水,寂静无声。
船桨划破水面,仿佛穿越在闪烁的金光中,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照出水晶般的光芒。
吹奏一曲横笛又有何妨,再喝一杯美酒,知道这花费了多少铜钱。
坐得久了,桂花的香气慢慢飘落下来,沾满了衣襟和袖口。
庾公的亭台,王子的游船,我们的兴致应该是一样的。
这样的美景良辰,我们这些人都敢于抒发自己的感情。
只是担心仙女和水神嫌我们的尘世容貌和俗气,不愿意和我们共处清境。
一起欣赏这美景的人啊,幸亏还有紫溪的老者。
去完善
释义
1. 夜泛南溪月,光影冷涵空:夜,夜晚;泛,泛舟;南溪,南方的一条小溪;月,月亮;光影,月光与水面反射的光影;冷,冷冽的月色;涵空,天空倒映在水中的景象。此句描绘了夜晚在南溪上泛舟赏月的美景。
2. 棹飞穿碎金电,翻动水精宫:棹,船桨;飞,挥舞;穿,穿过;碎金电,比喻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翻动,使水波动荡;水精宫,指水中倒映的月宫景象。此句通过划船的动作和波光粼粼的水面,表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
3. 横管何妨三弄,重醑仍须一斗,知费几青铜:横管,横吹的竹笛;何妨,不妨;三弄,多次演奏;重醑,浓烈的美酒;仍须,仍需;一斗,一饮而尽;知费,知道花费;青铜,古代钱币的一种。此句描述了诗人泛舟赏月时的惬意情景,表达了其豪放不羁的性格。
4. 坐久桂花落,襟袖觉香浓:坐久,久坐;桂花,指木樨花,此处借指秋天;落,飘落;襟袖,衣襟和衣袖;觉,感觉;香浓,香气浓郁。此句通过桂花的飘落和襟袖上的香气,展现出秋天的气息。
5. 庾公阁,子猷舫,兴应同:庾公阁,指东晋名士庾亮的建筑;子猷舫,指东晋名士王徽之的船;兴应同,兴致应当相同。此句通过引用两位古人的雅事,表达了对古人风雅的向往之情。
6. 从来好景良夜,我辈敢情锺:从来,一直以来;好景,美好的景色;良夜,美好的夜晚;我辈,我们这些人;敢情锺,敢于表达情感。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和夜晚的热爱之情。
7. 但恐仙娥川后,嫌我尘容俗状,清境不相容:但恐,只怕;仙娥,仙女;川后,河神;嫌,嫌弃;尘容,世俗的容颜;俗状,世俗的模样;清境,清净的境界。此句表达了诗人担忧仙女河神嫌弃自己的世俗模样,担心无法进入清净的境界。
8. 击汰同情赏,赖有紫溪翁:击汰,敲击船舷;同情赏,共同欣赏美景;赖有,幸亏有;紫溪翁,指诗人的朋友。此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共同欣赏美景的喜悦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词中“夜泛南溪月,光影冷涵空”为起点,以空明、静谧的夜色烘托出悠然游弋在南溪的情景。接下来描绘了棹飞穿碎金电,翻动水精宫的景象,展现出水面波光粼粼、月光闪烁的生动画面。然后谈及乐器演奏和豪饮的场景,凸显了词人的豪放与不拘小节,以及他寄情于诗词歌赋,品花赏月的生活态度。
词的下阙开始提及古人同好,并将自己与他们相比,表现出自豪感。最后则对可能遭受他人异样眼光的现状表达了担忧,并借紫溪翁之口表达了自身对知音的期待,希望找到志同道合之人共赏美景。整首词展现了作者崇尚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以及对高洁脱俗的美好境界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北宋词人葛胜仲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094年,正值北宋时期。在这一年里,作者葛胜仲担任左司郎中的职务,负责管理朝廷的日常事务。他的职业生涯颇为顺利,但他的家庭生活中却遭遇了一些变故。
在这个时期,北宋社会相对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通过诗歌、词赋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国家的关心。葛胜仲作为一位知名的词人,他的作品深受当时社会的喜爱。在这首《水调歌头》中,他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