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舶使知泉州赵公挽词五首 其一
闽粤驱驰后,乾坤震荡中。
名虽高斗北,身竟老辽东。
仕止因时异,悲懽与世同。
洛滨多侍从,立懦独清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闽粤之地奔波之后,世界陷入混乱与动荡之中。尽管名声如同北斗星辰般高远,但依然无法抵挡住时间的力量,终于在辽东之地渐渐老去。在官场中的起起落落似乎随着时代而变化,然而内心的悲伤和快乐却和世人一样真切。洛水之滨围绕着众多随从,只有那独立世外的洛水之神秉持着清高的品格。
去完善
释义
《故舶使知泉州赵公挽词五首 其一》是宋代诗人俞德邻创作的悼念亡友诗作。下面是对这首诗中部分词汇的注释:
1. 闽粤:指福建省与广东省,代指远离京城的南方地区。
2. 驱驰:形容奔波劳碌。
3. 乾坤:天地间,代指整个国家或社会。
4. 震荡:动荡不安,混乱。
5. 斗北:北斗星之北,代指京城或朝廷。
6. 辽东:泛指北方边远之地。
7. 仕止:做官和退休。
8. 悲懽:悲伤和快乐。
9. 洛滨:洛阳附近的洛水岸边,这里代指美好的时光。
10. 侍从:陪侍皇帝的人,这里指朝廷官员。
11. 立懦:激励懦弱之人,使他们变得勇敢。
12. 清风:高尚的品格。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故舶使知泉州赵公挽词五首 其一》中,诗人俞德邻通过描述赵公的人生历程,表达了对其的敬仰与惋惜。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赵公在闽粤地区奔波劳碌的一生,以及他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下所展现出的坚韧品质。接下来的诗句则揭示了赵公虽有极高的声誉,却未能实现更大的抱负,最终客死他乡。
然而,尽管赵公的人生际遇充满波折,他却始终保持了自己的操守和信念。正如诗的最后两句所言,虽然赵公的离世令人们悲伤不已,但他的高尚品格依然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全诗通过对赵公一生的回顾,展现了其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以及他作为一位民族英雄的崇高地位。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先贤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正义事业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故舶使知泉州赵公挽词五首 其一》这首古诗由南宋诗人俞德邻创作于公元1240年左右。
在南宋年间,民族矛盾、社会危机和民间疾苦交相困扰,对于在朝为官的文人雅士来说,这是一种压抑的氛围。在这种背景下,俞德邻出任了徐州教授。他在任职期间关爱百姓、力图解决社会问题,并因此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随着时光荏苒,南宋政权日益衰弱,各种战乱频发。因为官场腐败以及战事的需要,俞德邻曾两次被征召入幕,负责起草军中文书。他历经世事沧桑,眼见国家和民族的危难,忧国忧民之情与日俱增。
在这首古诗中,俞德邻通过缅怀逝去的故人,抒发了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百姓的关爱。他以真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格,展现了南宋文人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