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感寺四月八日浴佛会
一刹传经地,诸天诞佛辰。
犹将清浄水,更浴涅盘身。
居士应无垢,菩提各有因。
要须凭苦海,万里涤情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瞬间传递佛法的地方,天空中诞生佛的日子。
还要用清净的水,再次沐浴涅槃之身。
在家修行的人应该没有污垢,菩提树下的领悟各自有因缘。
需要依靠苦难的海洋,才能洗涤万里的情感尘埃。
去完善
释义
1. 一刹传经地:刹,指佛教的寺庙;传经,指传播佛教经典。此处指的是在慈感寺这个具有传扬佛法的地方。
2. 诸天诞佛辰:诸天,是佛教对众神的称呼;诞佛,指佛祖的诞生。这句意味着在众神齐聚的日子诞生佛祖。
3. 犹将清浄水:犹,表示推测的意思;清浄水,是指清净的水。这句意思是或许可以用这清净的水来沐浴涅槃之身。
4. 居士应无垢:居士,指在家修行的佛教徒;无垢,指没有污染。这句话是说在家修行的佛教徒应该没有烦恼和困惑。
5. 要须凭苦海:要须,表示必要;苦海,是佛教比喻痛苦的世界。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想洗净心灵中的污点,就必须去经历苦难的世界。
6. 万里涤情尘:涤,指洗涤;情尘,指情感上的困扰。这句话意思是通过万里之行来清洗内心的情感困扰。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浴佛会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慈感寺四月八日的浴佛盛会。首先,他以“一刹传经地,诸天诞佛辰”开篇,强调了慈感寺是佛教经典传播的重要场所,以及佛陀诞生的神圣时刻。接着,他用“犹将清浄水,更浴涅盘身”来形容人们用洁净的水沐浴佛像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佛陀的敬仰之情。
随后,诗人通过“居士应无垢,菩提各有因”来提醒信徒们要保持清净的心,并对菩提树(象征智慧与觉悟)有不同的理解。最后,他提出了“要须凭苦海,万里涤情尘”的观点,强调要在苦海中洗涤心灵的尘埃,才能到达彼岸的智慧境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浴佛会场景的描绘,传递出浓厚的宗教气息和哲理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理解和对众生的关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慈感寺四月八日浴佛会》是南宋诗人袁说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参加四月八日浴佛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虔诚信仰和对人生的感悟。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诗词的创作时间。这首诗歌创作于南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南宋时期,佛教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许多文人都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
其次,我们要了解一下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袁说友是南宋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方面。他在年轻时就表现出了极高的文学天赋,后来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学者和官员。在他的后半生,他经历了南宋的衰落和社会的动荡,这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最后,我们要了解一下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在南宋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在这个时期,许多文人都开始反思现实,寻求精神寄托。佛教作为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信仰,成为了许多文人的精神寄托。袁说友作为一位具有深厚佛学修养的文人,他在参加浴佛会时,通过对佛的敬仰和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