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道人弹琴
东城寻春春事浓,长啸理策蓬庵中。
道人饭了徒快睡,万虑一洗惟丝桐。
高山不断春啧啧,流水无言声磔磔。
月明露冷意有余,夜想朝吟恨谁释。
平生心赏竹间寻,岁晚欣逢正始音。
烦君更抚文王操,慰我寒窗在此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东城区寻找春天的气息,春天的气氛如此浓烈。大声疾呼梳理思绪,就像在破旧的庵庙里整理马鞭一样。修道者吃饱饭后只想快点入睡,一切忧虑都在弹指间被丝桐之音洗涤干净。高山连绵不绝,春天声声入耳;溪水静静流淌,无声无息地发出声响。月光皎洁露水冰凉,内心却充满热情;日夜思念诗歌吟咏,恨不能与他人分享这种情感。
我最欣赏的是在竹林间的寻觅,值此岁末之际,有幸遇上正直善良的友人。劳驾您为我演奏一曲《文王操》,用这抚慰心灵的音乐安慰我在寒窗下的坚守。
去完善
释义
1. 东城:即东边的城市或城区,此处借指作者所处的地方。
2. 寻春:寻找春天的气息。
3. 春事浓:春天的事物繁茂。
4. 长啸:拉长声音呼叫。
5. 理策:整理马鞭,喻准备行路。
6. 蓬庵:简陋的草屋。
7. 道人:修道之人,此处指弹道人。
8. 饭了:吃完饭。
9. 徒:白白地。
10. 万虑一洗:所有的忧虑都被洗净,形容心灵得到解脱。
11. 丝桐:中国古代弹拨乐器。
12. 高山:古琴曲名,亦指高山的形象。
13. 春啧啧:形容春天的热闹景象。
14. 流水:古琴曲名,亦指流水的形象。
15. 无声:指无声的琴声。
16. 夜想朝吟:晚上思考,早晨吟咏。
17. 恨谁释:怨恨谁能够消除。
18. 心赏:心中欣赏。
19. 竹间:竹林之间。
20. 岁晚:年终时节。
21. 正始音:纯正的音乐。
22. 烦君:麻烦你。
23. 文王操:古琴曲名,又称“文王思士”。
24. 慰我寒窗在此琴:安慰我在寒冷的书房里演奏这琴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的是诗人听道人弹琴的感慨和体悟。诗人首先描绘了在春天寻找美丽的景色时,遇到了一位正在弹琴的道人。这位道人的音乐修养极高,用琴声将纷繁复杂的思绪洗涤干净。琴声时而如高山流水般美妙,时而如同月光下的清凉意境。诗人由此联想到人生的美妙,并感谢道人带来的愉悦体验。最后,诗人还希望道人能再弹奏一曲,以抚慰自己孤独的心灵。整首诗既有景色的描绘,又有内心的感受,展现了一幅生动的音乐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听道人弹琴》是南宋诗人袁说友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正值南宋中叶,国家内外交困之际。在这期间,袁说友经历了科举落第、出任地方官职等人生际遇。
当时,南宋政权偏安江南,北方领土丧失于金国。朝廷内部权力斗争激烈,政治腐朽;民间疾苦严重,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文人墨客多关注社会现实,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袁说友作为一名爱国诗人,也常常以此为主题进行创作。
在《听道人弹琴》一诗中,袁说友描述了自己在寺庙里聆听道人弹奏古琴的情景。通过琴声传达出诗人对世俗纷争的厌恶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种心态既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不满,又表现出他期望借助道家思想寻找心灵慰藉的愿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