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四月雨应祷

标题包含
四月雨应祷
夜半溶溶四面遮,云峰推起阿香车。 只今陇上夸多麦,谁为丘中赋有麻。 喜见绿针初剌水,笑渠青笠趁烧畬。 偶然精祷诚非昧,应有欢娱田舍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袁说友(1140年-1204年),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浙江金华,是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名臣,历任太学正、国子祭酒、礼部尚书等职。 袁说友在文学上颇有成就,尤以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夜深人静四周都被夜幕笼罩,云雾翻涌犹如阿香车般神奇。如今在田间陇上都以丰收小麦为荣,却没有人再关心播种麻类。欣喜地看到新苗已经扎根水中,那些头戴竹笠的农夫正忙着开垦燃烧后的土地。虽然平时没有特别祈祷,但看到这些辛勤劳作的农民收获的喜悦,心中也是充满欢喜。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阿香车:指云彩,传说阿香是汉代的治水神女,这里的"阿香车"是借用她的名字来形容飘动的云彩。 2. 陇上:这里指的是北方的地方。 3. 麻:这里是指一种农作物,可以用来制作麻布等。 4. 绿针:指的是嫩绿的庄稼,比如禾苗、麦子等。 5. 刺水:形容庄稼从水中生长出来。 6. 烧畬:一种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即焚烧草木灰作为肥料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7. 精祷:虔诚的祈祷。 8. 非昧:不欺骗,表示真诚。 9. 田舍家: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四月雨应祷”为题,描述了诗人祈求降雨并得以实现的场景。整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业画卷,展现了农民在雨后欢欣鼓舞的景象。诗人通过对山峰、麦田、麻地、绿苗和烧畲等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关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四月雨应祷》是南宋诗人袁说友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宁宗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 在这一年里,袁说友担任了赣州知州,当时的赣州地区正处于严重旱灾之中,庄稼生长受到极大影响,民众生活陷入困境。袁说友作为一名官员,时刻关注民生,忧国忧民。在四月份的时候,久旱逢甘霖,一场及时雨缓解了旱情,庄稼得以生长,百姓欢喜鼓舞。袁说友深感欣慰,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歌。 这一时期,正值南宋中期,国家内外交困。北方的金朝不断南下侵扰,国内政治腐败,农民起义频发,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袁说友作为南宋官员,时刻关注国家命运,忧心忡忡。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出民间疾苦和国家危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责任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