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喜晴

标题包含
喜晴
梦断窗全曙,儿童竞报晴。 层云擘轻絮,飞鹊噪新声。 一水长天静,双溪万橹鸣。 傍簷聊觅句,乐处漫蝇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袁说友(1140年-1204年),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浙江金华,是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名臣,历任太学正、国子祭酒、礼部尚书等职。 袁说友在文学上颇有成就,尤以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梦醒时分阳光洒满窗户,孩子们争相报告天气放晴。 层叠的云朵如轻飘飘的棉絮,喜鹊在枝头欢叫着新的旋律。 一条河流平静地在天地间流淌,两条小溪上有许多船桨划过的声音。 在屋檐下休息片刻,寻觅诗中佳句,快乐地享受这种无争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1. 梦断:指从梦中醒来。 2. 窗全曙:窗户透进的全是曙光,形容天亮。 3. 儿童竞报晴: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报告天气放晴的好消息。 4. 层云擘轻絮:层叠的云彩如轻柔的棉絮一般。 5. 飞鹊噪新声:喜鹊在欢快地叫着新的声音。 6. 一水:一条河流。 7. 双溪:两条溪流。 8. 万橹鸣:形容众多船只划桨发出的声音。 9. 傍簷:靠近屋檐。 10. 聊觅句:勉强找些诗句来写。 11. 乐处:快乐的地方。 12. 漫蝇营:闲适的生活如同飞舞的苍蝇一般轻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收到儿童们争相报道的好天气的喜讯后的喜悦心情。在诗中,作者用“梦断窗全曙”来描述清晨的曙光映入窗户,宣告着夜晚的梦醒;接着通过儿童的欢呼声表达对晴天的喜悦之情。诗人以细腻的手法描绘了天空中的云朵和喜鹊的声音,以及静谧的长水和繁忙的双溪共同组成的美丽景色。最后,诗人表达了愉悦的心情下寻找灵感进行创作的情景,寓意着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喜晴》是南宋诗人袁说友创作的一首描绘天气晴朗景象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12世纪末,即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年)。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已相对稳固,但在北方依然受到金朝的威胁。 在袁说友的生平经历中,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并未取得显赫的功名。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文学创作,以其才情赢得了当时文人的认可。这首《喜晴》正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此外,12世纪末的南宋社会,随着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士人阶层地位得到提升,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流与创作也更加活跃。在此背景下,袁说友与其他文人一样,致力于文学创作,通过诗歌表达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关注。而这首《喜晴》则反映了他在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时所展现出的积极心态和乐观精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