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雪

标题包含
咏雪
愁云残腊下阳台,混却乾坤六出开。 与月交光呈瑞色,共花争艳傍寒梅。 飞随郢客歌声远,散逐宫娥舞袖回。 其那知音不相见,剡溪乘兴为君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姚合(777年-843年),字大凝,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与贾岛并称“姚贾”。 姚合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以卖药为生。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歌创作。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这寒冬时节,愁云笼罩着阳台,仿佛要与天地融合,白雪纷飞。月光与雪光相互映衬,呈现出吉祥如意的景象;花儿争相开放,与寒冷的梅花为伴。雪花随着歌声飘向远方,又随着宫女们的舞蹈衣袖纷纷落下。那位懂得欣赏这美景的人却未出现,我只好在剡溪泛舟,为你带来这份美景的喜悦。
去完善
释义
"残腊":指冬季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十二月。 "阳台":借指雪花飘落之处。 "混却":意为使……混同。这里指将天地万物与白雪一同呈现出来。 "乾坤":代指天地。 "六出开":形容雪花飘落的景象。古代有“六出飞花”的成语,用以形容雪花飘落如仙女散花般美丽。 "与月交光":月光与雪光交相辉映。 "呈瑞色":展示祥瑞之色。 "共花争艳":与鲜花一起竞相展示自己的美。 "寒梅":指冬天的梅花。 "飞随":跟随、追逐。 "郢客":这里指善于歌唱的人。楚国的都城在郢,故称。 "歌声远":指歌声随风而逝。 "散逐":分散追逐。 "宫娥":宫廷中的女子。 "舞袖回":舞袖回旋。 "其那":或作“其奈”,意思是无奈。 "知音":这里指懂得欣赏雪花之美的人。 "不相见":没有遇到。 "剡溪":古水名,在浙江嵊州市境内。相传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此乘船游览,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夜泊牛渚怀古》。 "为君来":为你而来。这里的“君”指上文提到的“知音”。
去完善
赏析
《咏雪》这首诗描绘了雪景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借雪表达了对友情的深深怀念。首句“愁云残腊下阳台”,以“愁云”和“残腊”形容天气阴沉寒冷,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而“阳台”则暗示着观赏雪景的地点。第二句“混却乾坤六出开”,用“混却乾坤”表达了雪的到来使天地间浑然一体的景象,“六出开”则形象地描绘出雪花飘落的情景。 第三句“与月交光呈瑞色”,写雪光月色辉映的美景,令人陶醉;第四句“共花争艳傍寒梅”,则以梅花作陪衬,进一步强调了雪的高洁之美。第五句“飞随郢客歌声远”,通过“飞随”二字展现了雪花飘落的动态美,而“郢客歌声远”则隐含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其那知音不相见,剡溪乘兴为君来”,表明诗人因思念友人,希望能像古人那样,乘兴而去,与友人共赏雪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姚合的《咏雪》作于晚唐时期。这个时期,唐朝开始走向衰落,政治腐败、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而姚合本人也是一个在官场浮沉多年的人,他曾担任过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等职务,对当时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现实有深刻的了解。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的关心。 在这个时期,京城长安的天气也变得越来越寒冷,雨雪频繁。姚合的这首《咏雪》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景,既赞美了雪的美丽,又揭示了雪后的寒冷和寂静,反映了晚唐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