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王平甫赠张舍人
通物乐自任,济时常后安。
戢翼思迅风,腾鳞慕惊澜。
天书进廉良,大罟纲目宽。
顷来中林士,继踵青云端。
王侯经纬气,锦绣罗肺肝。
念当五鼎食,肯甘一瓢箪。
著书成揣摩,脱剑横镆干。
孟明已焚舟,廉颇方据鞍。
闭门谢尘轨,釜鱼朝未餐。
竟完稽古力,已使同学叹。
凤池响鸣珮,芸阁峨高冠。
忘年义已深,踵门情更欢。
纵谈剧流輠,处画逾转丸。
广廷来风清,落日微雨残。
凉泉为濯溉,佳树聊盘桓。
长歌斓篇轴,大盟粲珠盘。
宁为端木子,矜此道旁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万物皆快乐自我承担,渡众时常把安定安放。
收敛翅膀想要追随疾风,腾飞鳞片向往激起的波澜。
天上的文书启示我们要清廉善良,广大渔网纲纪明确法度宽容。
最近来了许多隐居于树林的人士,接踵而至,直上青云间。
这些王公贵族在经纬之间流露出气宇轩昂,如同锦绣穿透了肺腑和肝脏。
他们心中想着用佳肴填满五脏庙,岂能忍受一瓢一筐的清苦。
写完书籍就开始揣摩其中道理,拔出宝剑横悬于铁石之上。
孟明已经烧掉船队以示决心,廉颇也已跨上马鞍准备战斗。
关起门来谢绝尘世的纷扰,虽然炊事班早上还未备饭。
竟然完成了考察古代的成果,已经让同学们惊叹不已。
云间的凤凰湖水发出响亮的水声,像佩玉一样叮当作响,高高的图书馆门庭若市。
对忘年交的情谊已经深到如此地步,拜访家门的热情越发浓厚。
辩论起来就像磨光了的车轴,探讨时形象转动泥丸。
广阔的朝廷里清风徐来,落日的余晖伴着细微的雨丝留下最后的温暖。
手捧清凉的泉水洗涤身心,倚靠美好的树木消遣时光。
歌声如同一幅华丽的画卷,诺言就像五彩斑斓的珍珠盘。
宁愿做一个生活简朴的人,以这样的眼光看待世间纷繁。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律、题材等进行仿作的一种形式。
2. 王平甫:王安石之子王雱,字平甫。
3. 张舍人:宋代官员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
4. 通物乐自任:意为在了解事物的基础上享受快乐。
5. 济时常后安:在国家太平时期得到安宁。
6. 戢翼思迅风:收敛翅膀,渴望迅疾的风(形容有志向)。
7. 腾鳞慕惊澜:龙鳞翻腾,羡慕巨大的波浪(表示追求远大前程)。
8. 天书进廉良:天子选拔廉洁贤能之士。
9. 大罟纲目宽:国家设立严谨的制度选拔人才。
10. 中林士:隐居于山林的高人。
11. 青云端:指地位崇高。
12. 经纬气:有谋划天下的气度。
13. 五鼎食:指高官厚禄。
14. 一瓢箪:清贫的生活。
15. 揣摩:研究。
16. 脱剑横镆干:宝剑出鞘,形容有勇有谋。
17. 孟明已焚舟:孟明是春秋时秦国名将,曾焚舟以示破釜沉舟的决心。
18. 廉颇方据鞍:廉颇是战国时赵国名将,此处意为他精神矍铄,准备再战时局。
19. 闭门谢尘轨:关闭家门,避免世俗纷扰。
20. 釜鱼朝未餐:形容生活清苦,朝不保夕。
21. 竟完稽古力:终于完成了对古籍的研究。
22. 凤池:古代朝廷机构所在地。
23. 鸣珮:玉佩碰撞发出的清脆声音。
24. 芸阁:存放书籍的地方。
25. 踵门:登门拜访。
26. 纵谈剧流輠:比喻谈话热烈精彩。
27. 处画逾转丸:处理事情灵活机智,如同投石问路。
28. 广廷来风清:广阔的朝廷展现出清风正气。
29. 落日微雨残:夕阳西下,细雨飘散。
30. 凉泉为濯溉:用清凉的水洗涤身心。
31. 佳树聊盘桓:在美好的树木下停留片刻。
32. 长歌斓篇轴:高歌赞美诗篇。
33. 大盟粲珠盘:举行盛大的盟约仪式。
34. 宁为端木子:宁愿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35. 矜此道旁观:重视旁观者的看法。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王平甫与张舍人的互动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其人品、才华的赞誉和敬仰。诗人认为,他们的学识、智慧和洞察力是无人能及的。同时,通过描绘他们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交流,展现出他们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追求。诗的最后部分,诗人以“宁为端木子,矜此道旁观”作结,既表达了对这两位友人的敬意,也暗示了自己愿与他们一起为弘扬中华文化而努力的决心。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北宋年间,一代文人墨客竞相争艳。然而,繁华盛世的背后也暗藏着许多沉重的课题。这时期政局动荡,权力斗争愈演愈烈。士人之间广泛结纳友朋、相互酬唱,成为精神寄托之一。在此背景下,诗人刘攽创作了《次韵和王平甫赠张舍人》一诗。
刘攽当时已年逾半百,身为天子近臣,他一生励精图治、无私奉献,赢得了朝野的广泛赞誉。然而在那政治黑暗的年代,抱负难以施展,心中充满忧虑。与此同时,他的挚友王平甫和张舍人也正面临困境。因此,刘攽在这首诗中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敬意和真挚的情感,还以磅礴的诗句展现了他深深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