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傅推官尧俞
三川帝王宅,二周冠盖都。
上公厘德化,多士盛中区。
是年诏有司,使献贤能书。
传纳事匪易,吾与夫子俱。
率马仰骐骥,治玉惭礛䃴。
同舟共艰难,倾盖聊欢娱。
浮云俨高冠,白雪纷长裾。
驰辞若波涛,掌握皆明珠。
诋诃讵敢然,倚办实有须。
从子骖之靳,相与步骤趋。
棘围似南宫,大暑临通衢。
不遗老成人,颇多君子儒。
丞相顾而叹,里闾共称誉。
狂士或妄谈,众人皆揶揄。
至今颇自矜,快意胜过屠。
不言世所无,请问谁弗如。
微官苦绳墨,离别天一隅。
向风愿相从,不及单飞凫。
云中多宾鸿,河中多鲤鱼。
契阔诚未忘,寄声当勿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三个皇朝的故地,周王室的旧都。
君王以德治国,众多贤才遍布京城。
这一年下诏选拔人才,征召贤能之士献上著作。
选拔事务不容易,我与您同行同进。
追随马匹寻找骐骥,琢磨宝玉却无功。
同舟共济共度难关,见面相交乐在其中。
高贵的帽子犹如浮云,白雪般的衣襟翩翩起舞。
辞藻如同波涛滚滚,手中的明珠璀璨夺目。
互相批评指正非胆怯,依赖彼此的确有必要。
与子共事行事严谨,共同行走相互提携。
竞争激烈的考场如同皇宫,炎热的夏天临近街头。
选拔的人才不分年龄,许多君子得以入选。
丞相看过不禁感叹,邻里之间赞誉不断。
狂妄之士有时胡言乱语,大家都不禁嘲笑他们。
至今他们还自我陶醉,那些快乐胜过了屠杀的人。
不再说那些不存在的事,试问谁比得过我们?
微小官职束缚自由,告别那天在远方一隅。
对着风吹的方向祈求同行,却不能赶上孤独的野鸭。
云层中有无数的宾客,河流里有无数的鲤鱼。
别离的时刻难以忘怀,请常来信不要疏远。
去完善
释义
《寄傅推官尧俞》刘攽
【注释】:
1. 三川: 指洛阳一带地区,因其境内有河、洛、伊三条河流而得名。这里曾是西周东周的国都。
2. 二周: 指东周的两个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个时期。
3. 上公: 古代诸侯国的君主等级,意为地位尊贵的人。
4. 厘德化: 指推行德政教化。
5. 多士: 众多的士人,这里指有才干的人。
6. 盛中区: 形容人才济济的地方。
7. 有司: 古代负责某一方面的官员。
8. 献贤能书: 向上级推荐有才能的人。
9. 传纳: 指选拔人才的环节。
10. 率马仰骐骥: 以良马比喻有才干的人。
11. 治玉惭礛䃴: 形容自己的才能与他人的相比显得不足。
12. 同舟共艰难: 指共同面对困难。
13. 浮云俨高冠: 形容才子云集。
14. 白雪纷长裾: 形容才子的风采。
15. 驰辞若波涛: 形容才子的言辞如同波涛般激荡。
16. 掌握皆明珠: 形容才子们的才华出众。
17. 诋毁呵谴: 指对他人言语的批评。
18. 从子骖之靳: 指追随有才之人。
19. 棘围似南宫: 形容选拔人才的过程。
20. 不遗老成人: 指不遗漏有德行有经验的人。
21. 狂士或妄谈: 指狂妄的士人对别人的嘲笑。
22. 单飞凫: 指孤独飞翔的水鸟。
23. 云中多宾鸿: 指云中有许多鸿雁。
24. 河中多鲤鱼: 指河中有很多鲤鱼。
25. 契阔: 久别的意思。
26. 向风愿相从: 表示愿意追随有才之人。
27. 微官苦绳墨: 指担任小官受到严格约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与傅推官的交往过程中,共同经历了种种困难和喜悦,表达了深厚的友谊和对对方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两人之间密切的关系和共同的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矜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人生哲理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傅推官尧俞》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刘攽之手。刘攽生于公元997年,卒于公元1060年,他的生活年代正好处于宋朝从真宗、仁宗到英宗的三朝时期。这一阶段,北宋朝廷内外政治稳重而稳重,经济繁荣而稳定,文化艺术也空前繁荣。
当时文人墨客社会地位较高,尤其是科举制度的发展,让读书人有了更多机会步入仕途,进而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刘攽作为一名学者和官员,他的诗歌创作往往以歌颂美好的人生理想和描绘自然风景为主,流露出深厚的儒家情怀和对世事的敏锐洞察。
在《寄傅推官尧俞》这首诗歌中,刘攽表达了对挚友傅尧俞的深厚情谊,同时也通过回忆他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展现了他们在逆境中的坚定信仰和相互扶持的精神风貌。这是刘攽对那个时代文人之间友谊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人生价值的一种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