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晏相公西湖
荷香时傍清樽落,菱蔓遥迎画舸开。
行到南亭莫回首,绿杨阴外即风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荷叶的香气时常伴着我的酒杯飘来,远处水面的菱角藤蔓向画的船儿靠近。走到南边的亭子时不要回头,杨柳树下掩映的风尘就是外面的世界。
去完善
释义
1. 荷香:指荷花清香的气味。荷,指荷花;香,香气。
2. 时傍:不时地靠近。时,时不时;傍,靠近。
3. 清樽:此指清澈的湖面,形状如酒樽。清,清澈;樽,酒樽。
4. 菱蔓:指菱角植物的藤蔓。菱,菱角植物;蔓,藤蔓。
5. 遥迎:远远地欢迎或迎接。遥,遥远;迎,迎接。
6. 画舸:指装饰华丽、绘有图画的大型游船。画,绘制图画;舸,大型游船。
7. 南亭:此处指南亭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南岸。
8. 莫回首:不要回头看。莫,不要;回首,回头看。
9. 绿杨阴外:绿色的杨柳树荫外。绿杨,指绿色的杨柳树;阴,阴影、树荫。
10. 风埃:飞扬的尘土。风,风气、尘土;埃,尘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和晏相公西湖》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夏日景象。诗的开头以“荷香时傍清樽落”的笔触,形象地描绘了荷花飘香之时,诗人倚着酒杯的情景。紧接着,“菱蔓遥迎画舸开”一句则表现了远处翠绿的菱角蔓延在水面,迎接画船的到来。
随后,诗人在“行到南亭莫回首”中告诉我们,当走到南亭时,不要回头张望,因为“绿杨阴外即风埃”,树荫之外的景色已不再是静谧的湖面,而是充满尘埃的风中世界。这里,诗人通过描述眼前的景别转换,表达了对宁静、和谐美景的留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荷香、菱蔓、南亭等元素的描绘,展示了江南水乡夏日的迷人风光。同时,诗人还通过传达出对美好景色的惜别之情,表达了对于岁月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晏相公西湖》是北宋时期文人韩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50年,即宋仁宗皇祐二年。在这期间,韩维任职颍州知州,而晏殊则在这一年拜相,出任枢密使。二人同朝为官,交情颇深。
在韩维所处的时代,北宋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人士大夫生活优裕,他们热衷于文学、艺术的创作与交流。韩维作为当时著名的文人,他的诗词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诗中,韩维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恬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抒发了自己与晏殊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晏殊位居高位仍能保持淡泊名利的敬佩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