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阳羡山俊癯翁

标题包含
寄阳羡山俊癯翁
一曲相思断玉弦,白芙蓉畔水生烟。 自从上国人相别,每看中秋月不圆。 蜀马嘶风惊鞑鼓,吴儿杀气暗渔船。 何当跨鹤来阳羡,同访黄龙古洞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行海,俗名李行海,字宗源,号雪堂,法号释行海。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僧,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宋宁宗、宋理宗时期(约1195-1264年)。 释行海出生于浙江台州府临海县(今浙江省临海市)的一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一首怀念的歌曲中断了优美的琴弦,白色荷花池边的水蒸气在上升。 自从与北方的人分别以来,每次看到中秋节的月亮都不是圆的。 四川的马在风中嘶鸣,惊动了蒙古的鼓声,江苏的人民战斗在渔船中,士气低沉。 什么时候才能骑着仙鹤来到阳羡这个地方,一起去探访黄龙山的古老洞穴。
去完善
释义
1. 阳羡:古地名,今江苏宜兴一带。 2. 俊癯翁:诗人所称呼的友人,因其风貌出众而消瘦,故有此称。 3. 曲:乐曲,这里指思念友人之曲。 4. 玉弦:喻琴弦。这里指弹奏思念友人的音乐。 5. 白芙蓉:白色的荷花。 6. 水:江水。 7. 生烟:生出烟雾,这里形容江水的雾气。 8. 上国:指中原地区。这里指诗人和友人的离别之处。 9. 中秋月:中秋时的月亮。 10. 蜀马:四川地区的马匹。 11. 鞑鼓:蒙古人的战鼓。这里指战争的气氛。 12. 吴儿:江南地区的百姓。 13. 杀气:战争的气氛。 14. 渔船:捕鱼的小船。 15. 当:在某个时候。 16. 跨鹤:骑着仙鹤。这里指仙人来访。 17. 阳羡:古地名,今江苏宜兴一带。 18. 黄龙古洞天:泛指道教仙境。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寄阳羡山俊癯翁》中,诗人释行海以婉转的诗句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首先,他以“一曲相思断玉弦,白芙蓉畔水生烟”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哀伤的画面,表达了与故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接着,“自从上国人相别,每看中秋月不圆”道出了因战乱导致的两地分隔,以及对团圆的期待。接下来的“蜀马嘶风惊鞑鼓,吴儿杀气暗渔船”两句则描述了战场上的紧张氛围和人们对战争的恐惧。最后,“何当跨鹤来阳羡,同访黄龙古洞天”表明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重返阳羡山,与故人共游名胜古迹,暂时抛开战争带来的困扰。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品质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阳羡山俊癯翁》是南宋诗人释行海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2世纪左右。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而北方则沦陷于金人手中。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在释行海的一生中,他曾云游四方,行踪遍及江南各地。他在旅途中结识了许多朋友,其中包括阳羡山的俊癯翁。这位俊癯翁是一位隐士,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释行海非常敬仰这位隐士的高尚品质,因此写下了这首诗歌表达对他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在诗中,释行海通过描绘阳羡山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俊癯翁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战争和政治纷争的厌恶,希望能在这种宁静的环境中过上美好的生活。这首诗充分体现了释行海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