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访益上人兰若

标题包含
访益上人兰若
独寻青莲宇,行过白沙滩。 一径入松雪,数峰生暮寒。 山僧喜客至,林阁借人看。 吟罢拂衣去,钟声云外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独自探访那古老的寺庙,走过那片白色的沙滩。 沿着小路走进雪景之中,看到山峰在暮色中显得寒冷。 僧人欢迎客人的到来,从楼阁处可以看见外面的景色。 吟咏完诗篇,拂袖而去,只留下远处的钟声和天上的残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青莲宇:指寺庙,此处借指僧人修行之地。青莲是佛教的象征,表示清洁无染。 2. 白沙滩:形容沙滩洁白如雪。 3. 一径入松雪:沿着一条小径走进松树林中。 4. 数峰生暮寒:傍晚时分,几座山峰显得格外寒冷。 5. 山僧:这里的山僧是指益上人的身份,即僧人。 6. 林阁:山林中的楼阁,这里指寺庙的建筑。 7. 借人看:欢迎他人来观看欣赏。 8. 拂衣去:轻轻拂去衣服上的尘土,意指离开。 9. 钟声云外残:远方的钟声回荡在云间,显得悠扬而遥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拜访益上人的寺庙的所见所感。首联通过“独寻”和“行过”展现了自己独行求知的志趣;颔联则用“松雪”和“暮寒”刻画了环境的高洁幽静;颈联写出与山僧的友好交流,表现了僧人热情好客的品质;尾联通过“拂衣去”和“钟声残”表达对寺中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禅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访益上人兰若》这首诗是南宋诗人严羽于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创作的。当时,严羽在临安(今杭州)求学,他向益上人请教佛理,并受到后者的启迪,从而创作出这首诗。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正忙于与金朝的和战问题。尽管南宋经济繁荣,但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问题十分严重。在这种背景下,许多人选择遁入空门,寻求心灵的慰藉。诗中的“幽径无尘鹤自来”,也反映出这种社会风气。 严羽本人也是在这个时期受到了佛学的熏陶。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出世生活的向往,同时又对现实生活感到无奈和困惑。这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和个人情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