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山水友馀辞 茭白

标题包含
山水友馀辞 茭白
春斑犀,秋彫胡,一年计,在江湖。赤脚白脚癯,黄鲜红鲜圬。茭白,茭白,■人渔子手拍拍,桨芽橹脐晓香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质(1035年-1112年),字景文,号雪山,北宋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王质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并未取得功名。后来,他被任命为地方官员,历任知县、通判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的犀牛斑纹明显,秋天的雕鹄羽毛丰润,一年的生计,全依赖江河湖泊。赤脚和白脚都显得憔悴,黄色和红色都显得斑驳。茭白啊,茭白,那是我们渔夫的手拍打着水面,船桨和船尾在晨光中散发着香气。
去完善
释义
《山水友馀辞 茭白》是南宋文学家王质所作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生活的诗。以下是诗句的注释: 1. 春斑犀:春天的斑犀,这里指代春天新长出来的植物。 2. 秋彫胡:秋天的彫胡,这里指代秋天成熟的农作物。 3. 一年计:一年的生计。 4. 江湖:江河湖泊,这里指江南水乡。 5. 赤脚白脚癯:赤脚和白脚的消瘦形象,这里形容渔民在水中劳作的形象。 6. 黄鲜红鲜圬:黄鲜和红鲜的污渍,这里形容渔民在水边劳动沾染的泥水。 7. 茭白:一种水生植物,也叫菰米,可以食用。 8. ■人渔子手拍拍:划船的人,手拍打着水面。 9. 桨芽:新生的桨叶。 10. 橹脐:船尾的舵。 11. 晓香发:早晨的香味散发出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江南水乡渔民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诗中的“春斑犀”、“秋彫胡”形象地描述了四季变化的美景,而“一年计,在江湖”则强调了渔民以江河湖泊为生的重要地位。接下来,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渔民们的形象和生活情景:赤脚的、白脚的,身材瘦削的,面色红润的,他们都忙碌着,为生活奔波。诗人还着重刻画了“茭白”这一特色水产,形象地展示了渔民们收获茭白的喜悦和满足。最后两句,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晨曦中渔船扬帆起航的壮丽景象,表现出渔民们在劳作中享受生活的美好。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悠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水友馀辞 茭白》是南宋诗人王质的作品,创作于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年)。 此时南宋建立不久,江山破碎,人民生活困苦。作者王质由于战乱和朝廷腐败,几经波折,从一个文士变为隐士,内心充满了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在江南山水的田园生活中,他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这段时间,南宋政权逐渐稳固,但社会矛盾依然尖锐。金国南侵,百姓生活艰难,而统治者却沉迷于酒色之中,毫无作为。在这样的背景下,王质写下了这首描绘山村风光、感慨世态的诗篇。他用茭白这一寻常物象,象征自己的淡泊心境和对故土的热爱,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