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苦乐

标题包含
苦乐
人生苦乐与俱生,不问侯王及庶氓。 万事随缘安乐法,莫求好处一边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人生悲欢共存,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 凡事顺其自然地寻求内心的宁静,不要只追求好的一面而忽略另一面。
去完善
释义
【苦乐】:这首诗的主题是人生苦乐。 【俱生】:同时存在,与生俱来。表示人生的苦与乐是与生俱来的,不分贫富贵贱。 【不问侯王及庶氓】:“侯王”指的是封建时代的诸侯和王公贵族;“庶氓”指的是平民百姓。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的苦与乐不论地位高低,无论富贵还是贫穷。 【随缘】:随顺因缘,顺应自然。表示生活中的种种境遇都应顺其自然,不强求。 【安乐法】:一种追求快乐和安宁的方法或生活方式。
去完善
赏析
《苦乐》这首古诗通过对人生的普遍体验——“苦乐”的描绘,揭示了生活中的某种规律:无论尊卑,苦乐始终伴随着每个人的生命历程。诗人建议人们应该“万事随缘”、“莫求好处”,以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去迎接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和挑战,并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这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无疑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使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苦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平和的心境,从而实现内心的安宁与和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苦乐》是南宋诗人姜特立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具体年份无法确定。此时正值宋朝南渡后,国家政治腐败、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 在这个时期,姜特立的个人经历也颇不平静。他曾官至尚书郎,但因不满朝廷的腐朽和奸臣当道,选择辞官回乡,过上了半隐居的生活。然而,即使在这相对宁静的乡野生活中,他仍然无法摆脱家国之忧,时常陷入痛苦的沉思。 在姜特立生活的时代,中原地区战火连天,民不聊生。宋朝政权偏安江南一隅,不思收复失地,反而更加奢侈无度。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文人志士纷纷表达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并寻求改革的途径。姜特立的诗作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国家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