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那曾经在匡山读书的地方,等你满头白发时,归来是最好的归宿。
去完善
释义
匡山:指四川青城山,相传李白曾在此读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开篇点明主题,“不见李生久”直接道出诗人对李白的思念之情,而“佯狂真可哀”则揭示了李白表面狂放、实则内心痛苦的状态。接下来,“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李白的深切同情与理解。下半部分描绘李白的才华横溢和命运多舛,“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生动刻画了这位旷世奇才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两句“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寄托了诗人希望李白能够平安归来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暗含着对友人晚年生活的关怀与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杜甫对李白深厚的情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杜甫漂泊西南时期。此时的李白因永王李璘事件被牵连,虽已获赦免,但其行踪飘忽不定,与杜甫音讯断绝多年。杜甫对这位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挚友始终怀着深切的思念与牵挂。诗人以沉痛的心情写下此诗,既表达了对李白佯狂避世的同情与理解,也抒发了对友人才华的由衷赞赏与惋惜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