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云隐李季可挽诗二首

标题包含
云隐李季可挽诗二首
云卷云舒好列观,谓宜隐者似无端。 谁知天上为霖用,竟作人间出岫看。 万里功名当进步,诸昆时节合弹冠。 只因自得无心趣,三度归来现宰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彦约(1157年-1228年),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县(今江西九江市都昌县)人。南宋大臣、文学家,理学家程颐的外孙。 曹彦约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文采斐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云朵舒展呈现一幅美好的画卷,这似乎是适合隐士居住的地方。 但谁能想到这里是天上的水源地呢?又似乎与人间的山峰相连。 追求功名的人需要不断进步,这样的时光值得庆祝。 只因为他已经找到了内心的平静,所以三次来到这里担任官员。
去完善
释义
1. 云卷云舒:"云卷"指云收起, "云舒"指云展开。这里描述的是自然现象,如同人间的世事变化,有起有落,比喻人生的无常和起伏。 2. 好列观:欣赏美丽的风景。 3. 谓宜隐者:这里“谓宜”指的是天意或自然的安排,而“隐者”则是那些选择隐居的人。整句意思是天意让适合隐居的人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4. 天上为霖用:霖是滋润万物的雨水,这里比喻在天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5. 万里功名:这里指的是科举及第,古人认为读书是为了求取功名,实现政治抱负。 6. 当进步:应该继续努力,不可止步不前。 7. 诸昆时节:"诸昆"指兄弟们,"时节"则是指建功立业的好时机。整句意思是兄弟姐妹们在合适的时候都会一起有所作为。 8. 合弹冠:弹冠,古时有朋友显达,为其庆贺的意思。这里是说朋友们都会有出息的那一天。 9. 三度归来现宰官:这句意思是虽然选择过隐士生活,但最终还是走上了仕途,成为了国家的官员。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人生选择的诗歌。诗人以云彩的变幻莫测作为比喻,表达出一种人生的无常和无奈。"云卷云舒好列观"一句中,"卷"和"舒"代表的是一种变动不居的状态,而"好列观"则是诗人对这种状态的欣赏。"谓宜隐者似无端"则是对这种变化提出了质疑,似乎人生应该有更好的选择。接下来的两句"谁知天上为霖用,竟作人间出岫看"则是对人生的一种反思,尽管我们追求的是天上的雨(象征着成功和荣耀),但最后却只能像山间的云雾一样被人们所看见。 接下来的两句"万里功名当进步,诸昆时节合弹冠"则是对这种反思的进一步深化,诗人认为我们应该继续追求功名的提升,但也要把握好时机,不要过于强求。"只因自得无心趣,三度归来现宰官"则是诗人对隐者的看法,他认为隐者只是因为过于自得其乐而失去了生活的乐趣,以至于无法在社会上有所作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云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深深思考,他既看到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也看到了人们在面对这些无常时的努力和挣扎,同时也对隐者的选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云隐李季可挽诗二首》是南宋著名诗人曹彦约所作的一组挽诗,创作于公元1202年。此时正值南宋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国家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 曹彦约,字季野,号遂翁,江西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等职。他一生忧国忧民,关心国家命运,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爱之情。 在《云隐李季可挽诗二首》这组挽诗中,曹彦约通过对李季可的悼念,表达了对自己挚友离去的悲痛之情。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一种关注。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许多知识分子为了追求理想,纷纷投身于抗金事业,英勇牺牲。这种崇高的精神品质,使曹彦约深感敬佩。 总之,《云隐李季可挽诗二首》这组挽诗,既是对挚友的深切悼念,也是对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崇高精神的赞美。它反映了南宋时期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精神的坚守,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