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笔工

标题包含
赠笔工
散捉紫毫新脱颖,玄泓渴饮淬锋寒。 将军翰墨场中老,避槊方知夺槊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居简(1164年-1246年),俗姓李,字敬叟,号东涧老人,又号东涧遗民。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僧人,主要活动在浙江一带。 释居简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曾参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赠笔工》注释如下: 1. 散捉紫毫:指笔工分散捕捉紫色狼毫制作毛笔。紫毫,紫色狼毫,一种优质的毛笔原料。 2. 脱颖:从竹管中抽出毛笔的毛。 3. 玄泓:形容毛笔的黑润光泽。 4. 渴饮:指书写时毛笔吸取墨汁的样子。 5. 淬锋寒:磨砺毛笔的锋利度使之更加锐利。 6. 将军:指擅长书法的人。 7. 翰墨场:书法比赛的场所。 8. 老:在翰墨场中长期磨练,技艺娴熟。 9. 避槊:躲避敌方的攻击。 10. 夺槊:抢夺敌方的武器。这里比喻笔工技艺高超,能避开书法家原有的风格并形成自己独特的书写风格非常困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赠笔工》是南宋诗人释居简写给一位技艺精湛的笔工的诗篇。诗句以生动的意象和拟人手法,赞美了笔工的高超技艺和对书法艺术的热忱追求。 首句“散捉紫毫新脱颖”描述了笔工精心选取毫毛的过程。紫毫是一种高级的毛笔材料,象征着高雅的品质。笔工细心挑选、梳理每一根毫毛,使之脱颖而出,反映出其执着敬业的精神。 次句“玄泓渴饮淬锋寒”将笔工制作的毛笔比喻为渴望饮水、经过千锤百炼的宝剑,赋予其力量和生命力。同时,通过宝剑的形象强调了毛笔书写时的坚韧与流畅。 后两句“将军翰墨场中老,避槊方知夺槊难”则以战争中的将军比喻书法家。“翰墨场”指的是书法艺术的领域。作者认为,在书法的世界里,要成为出色的书法家并非易事,如同战场上的将军需要勇敢面对敌手并努力超越一样。这里表达了诗人在书法领域的探索精神以及对自己技艺的自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笔工》是南宋诗人释居简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是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释居简作为一位僧人,他在禅宗修行的同时,也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他的作品多反映民间生活和社会现象,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在《赠笔工》这首诗中,释居简通过赞美笔工技艺的高超,表达了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和敬意。他通过对笔工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技艺的重视和尊重。 同时,这首诗还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在当时,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文人墨客们对笔墨的追求也成为一种时尚。而笔工这一职业,正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而存在的。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为社会带来了丰富的文化财富。 总之,《赠笔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以及诗人在这个时代的人生际遇和对普通劳动者的关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