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衢守陈守言职方招游烂柯山
贤侯九日去寻山,牵俗无由得附攀。
换世昔传仙局久,登高今喜使车还。
平原丰稔农欢劝,犴狱空虚吏放闲。
从此烂柯光价起,为留佳句落人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尊贵的贤侯在九日闲暇时去寻找山水美景,可惜世俗琐事束缚了他,无法如愿地一同前往。幸运的是,换了人间的古老传说已经有了长久的历史,如今登高赏景的喜悦使得贤侯得以重回故地。看那广袤的原野丰收的景象让农民们欢欣鼓舞,公堂上案件稀少使得官员也能暂时放下繁忙的工作享受清闲。从今往后,这段美好的往事定将流传百世,为后人留下许多传颂千古的名篇佳作。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指依照别人所作的诗词的韵律和内容进行唱和。
2. 衢守:衢州的地方长官。衢州位于浙江省西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3. 陈守言:当时衢州的地方长官,名为陈守言。
4. 职方:古代官职名,这里指的是地方官员。
5. 烂柯山:中国著名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衢州市东南约20公里处。相传晋时樵夫王质在此山中遇仙而伐木斧柄烂尽,因此得名“烂柯山”。
6. 九日:九月九日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
7. 牵俗:牵挂世俗事务。
8. 无由:没有办法。
9. 附攀:跟随,攀附。
10. 换世:指时间流转,世事变幻。
11. 仙局:指烂柯山中的神仙下棋的场景。
12. 登高:指登上高山。
13. 使车:指地方长官的车驾。
14. 平原:指平原地区。
15. 丰稔:丰收。
16. 农欢劝:农民欢庆丰收。
17. 犴狱:监狱。
18. 虚襟:指空闲的时候。
19. 吏放闲:官员可以休闲放松。
20. 光价起:名声大噪。
21. 留佳句:留下美好的诗句。
22. 人寰:人间。
去完善
赏析
赵抃的这首《次韵衢守陈守言职方招游烂柯山》诗中表现出了其独特的哲理思考和诗人对社会现象的独特洞察。诗的前四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访山的渴望,同时也指出在现实生活中,总会被一些世俗琐事牵扯而无法如愿以偿。诗人随后通过“换世昔传仙局久”一句描绘了烂柯山作为仙境的存在和悠久的历史,进一步强调了世事的无常和岁月的沧桑。紧接着,诗人又以“登高今喜使车还”赞美了在现实生活中登高望远的美景和与之相伴的喜悦。第五、六句“平原丰稔农欢劝,犴狱空虚吏放闲”则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写照,反映了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安宁的景象,与诗的前半部分形成鲜明对比。尾联“从此烂柯光价起,为留佳句落人寰”以留白的方式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既表明烂柯山美景将永驻人间,又寓含了诗人欲借此诗篇传颂后世的美好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次韵衢守陈守言职方招游烂柯山》出自宋代诗人赵抃之手。赵抃,字阅道,号知非子,浙江衢州人。他一生宦海沉浮,历任多地地方官,以清廉刚直著称。这首诗意在描述诗人在衢州任上与同僚相约游历烂柯山的情景,抒发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创作时间:此诗的创作年代约为公元1048年前后,正值宋朝仁宗年间。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较快,尤其是士人阶层对于山水文化和隐逸思想的崇尚,为赵抃这样的文人墨客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
人生际遇:赵抃本人在其政治生涯中,曾两度担任龙图阁学士、尚书右丞等要职。但他性格耿直,不善于趋炎附势,因此在朝廷中多次受到排挤。在这首诗歌创作的时期,他正处于外放至衢州的任上,远离了京城的权力中心,这也使得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山水风光的欣赏和文学创作中。
时代背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尤其在文化方面有着极高的成就。当时的文人骚客们崇尚道教,喜好寻仙问道,将山水自然视为精神寄托之地。此外,宋仁宗时期的儒家理学思想逐渐兴起,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提高,这也影响了赵抃等人的文学创作。他们通过对山水的赞美和游历的描绘,表达了对于个人修为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