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江国正寒春信稳,岭头枝上雪飘飘。
何言落处堪惆怅,直是开时也寂寥。
素艳照尊桃莫比,孤香黏袖李须饶。
离人南去肠应断,片片随鞭过楚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南地区的春天正在稳步到来,山岭上的树枝上还挂着飘飘洒洒的雪花。尽管冬天的结束让人感到惆怅,但在春天的开花时节仍然感到孤独和冷清。白色的花朵在酒杯中熠熠生辉,无可比拟;一股独特的香气沾在衣袖上,让人想起桃李争艳的景象。离别的行人南行而去,心中痛苦难忍,每一片飘落的花瓣都似乎伴随着他们穿越楚地的桥梁。
去完善
释义
1. 江国:泛指长江下游地区。
2. 春信:春天的信息。
3. 岭头:岭顶。
4. 雪飘飘:指梅花开放时的白色花瓣。
5. 堪惆怅:让人惆怅不已。
6. 直是:即使是。
7. 素艳:洁白的颜色,这里指梅花。
8. 照尊桃:照亮酒杯的桃花。
9. 莫比:无法比拟。
10. 孤香:指梅花的香气独特。
11. 黏袖李:沾在袖子上的梨花。
12. 须饶:应该很多。
13. 离人:离别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14. 南去:向南离去。
15. 肠应断:内心应该非常痛苦。
16. 片片:形容梅花的花瓣。
17. 随鞭:随着马鞭。
18. 楚桥:指湖北境内的桥梁。
去完善
赏析
《梅》是一首描绘梅花盛开的诗。首联“江国正寒春信稳,岭头枝上雪飘飘”描绘了梅花开放的季节——春天,但此时的气温仍然很低,梅花的花蕾如同白雪挂在枝头。这样的景象让人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但也提醒人们冬天的严寒还没有完全过去。
颔联“何言落处堪惆怅,直是开时也寂寥”则从梅花的凋谢和盛开两个方面展示了梅花的特点。虽然梅花的凋谢令人感到惆怅,但在其盛开之时,它依然显得孤独而宁静。这种对比突出了梅花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颈联“素艳照尊桃莫比,孤香黏袖李须饶”是对梅花的赞美。诗人将梅花的洁白与桃花的艳丽进行了对比,强调了梅花的独特之美。同时,通过“孤香黏袖”这一比喻,表现了梅花香气之浓郁,让人陶醉其中。
尾联“离人南去肠应断,片片随鞭过楚桥”则是通过对离人的思念来表达诗人对梅花的怜爱之情。离别的人看到梅花的飘落,不禁心生感慨,回忆起曾经的美好时光。此时,梅花的飘落仿佛成为了他们感情的象征,让人心生怜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梅》这首诗是唐朝诗人郑谷所作。创作于唐末五代时期(907-960年),这一时期正值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朝代更替频繁,政治环境复杂。郑谷作为唐代著名文人,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他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郑谷(851-910年)生活在唐朝晚期,他少年成名,才情横溢,但由于政治风波和个人际遇等原因,宦途并不顺利。他曾在朝为官,但因直言敢谏,触怒权贵,被贬为地方官。在这段时间里,他深切感受到了民间的疾苦和时代的苦难。
这首《梅》诗描绘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坚韧品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同时,也反映了他在面对困境时,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和高尚的品质。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艰难环境中坚守信念的决心和勇气。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