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端午出游

标题包含
端午出游
三山缥缈蔼蓬莱,一望青天十里平。 千骑临流搴翠帷,万人拥道出重城。 参差䗖蝀横波澜,飞跃鲸鲵鬭楫轻。 且醉樽前金潋滟,笙歌归道月华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三座云雾缭绕的山峰如同仙境蓬莱,远望蓝天辽阔一片坦荡无垠。 近千名骑士来到河边揭开绿幕,上万民众簇拥而出穿越了繁华城市。 鱼跃出水面激起层层涟漪,龙舟比赛激烈争渡景象生动。 让我们暂且陶醉在眼前的金碧辉煌中,笙歌散尽时月亮已照亮归途。
去完善
释义
1. 三山:泛指山水秀美之地。此处可能为实景地点,也有可能是诗人对理想仙境的描绘。 2. 缥缈:云雾飘渺不定。 3. 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此处借指美好的景色。 4. 一望:放眼望去。 5. 青天:天空。 6. 十里平:形容视野开阔,平坦无阻。 7. 千骑:形容众多的人马。 8. 临流:靠近河流或溪流。 9. 搴:揭开,掀开。 10. 翠帷:绿色的帘幕。这里指代河边的树木和植被。 11. 万人:众多的游人。 12. 拥道:走在道路上。 13. 重城:重重叠叠的城市。 14. 参差:高低不平,错落有致。 15. 䗖蝀:彩虹。 16. 横波澜:横跨在波浪之上。 17. 飞跃:快速移动。 18. 鲸鲵:鲸鱼。 19. 鬭:同“斗”,战斗,拼搏。 20. 楫轻:船桨轻便。 21. 樽前:酒杯之前。 22. 金潋滟:形容酒水的光泽。 23. 笙歌:演奏笙乐器并唱歌。 24. 月华明:月光明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时人们出游的盛况,诗人以缥缈的三山和青天的形象开篇,给人以广阔的视野感。接下来的“千骑临流搴翠帷,万人拥道出重城”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出游时的热闹场面,人群熙攘,络绎不绝。而“参差䗖蝀横波澜,飞跃鲸鲵鬪楫轻”两句则描述了江面上龙舟竞渡的热闹场景,可谓生龙活虎,富有动感。最后,诗人以“且醉樽前金潋滟,笙歌归道月华明”作结,暗示此次出游的美好时刻令人陶醉,直至夜深人静,月光洒满归途,歌声犹在耳边回响。整首诗笔触生动,情感浓烈,通过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的描述,展现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端午节出游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端午出游》是南宋诗人程师孟的一首描绘端午节游赏景色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46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距离著名的“靖康之变”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国家逐渐从战乱中恢复元气。 在这个特殊时期,程师孟作为一位官员,曾先后担任临安府尹、翰林学士等职,他关心民生,为百姓谋福利,推动了南宋的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他还积极参与文学创作,以诗歌记录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考。在《端午出游》中,他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端午节期间的景象,展现了当时的民间风俗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此外,这一时期的南宋社会,由于战乱后的重建,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尤其是在端午节期间,人们通过各种活动庆祝节日,如赛龙舟、吃粽子等,这些习俗在程师孟的诗中得到体现,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