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凉思

标题包含
凉思
松间小槛接波平,月澹烟沉暑气清。 半夜水禽栖不定,绿荷风动露珠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吴融(?-903年),字子华,唐朝末年诗人。他的生平事迹主要见于《新唐书·艺文志》和《全唐诗》等文献资料。 吴融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松间的小径上,湖面波平如镜,月光朦胧,烟雾沉沉,炎炎夏日里格外清爽。到了深夜,水鸟仍在四处栖息,绿油油的荷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露珠从叶尖滴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松间小槛接波平:指松树之间的低矮栏杆连接着水面。小槛,指栏杆。波平,形容水面平静。2. 月澹烟沉:月色朦胧,烟雾弥漫。澹,暗淡;烟沉,烟雾积聚。3. 半夜水禽栖不定:指半夜时分,水鸟在寻找栖息地。4. 绿荷风动露珠倾:绿色的荷叶在风中摇曳,露珠滚落下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夏夜景象:松树、池塘、轻风、烟雾和水禽共同构成了和谐的画面。首句的“松间小槛接波平”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草木清香。接下来,诗人用“月澹烟沉暑气清”进一步强调了这个氛围,夜晚的月光和烟雾让夏日的炎热消散无踪。 接下来的两句诗则展现了自然的动态之美。“半夜水禽栖不定”描绘了在深夜时分,水鸟因为环境的舒适而流连忘返的场景。紧接着的“绿荷风动露珠倾”则通过风动荷叶上的露珠这一细节,表现出大自然生机勃勃的一面。 整体来说,这首诗以其宁静的氛围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夏夜图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凉思》是唐代诗人吴融的一首五言律诗,收录在《全唐诗》中。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900年左右,正值唐朝末年,政治腐败、战乱频仍的时期。吴融作为朝廷官员,对国家的衰落和民间的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这段时间里,吴融的个人生活也颇多波折。他曾经因直言进谏而遭到贬谪,后又因忠诚勤勉被任命为翰林学士。然而,尽管身处高位,他却始终忧心忡忡,忧虑国家的未来和民众的福祉。这种矛盾的心情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这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复杂多样。一方面,唐朝已经由盛转衰,宦官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发;另一方面,民间疾苦、民生凋敝,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吴融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深感责任重大,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文来唤醒人们的忧患意识,以期唤起大家的爱国热情,共同挽救祖国的命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