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师孙福长老请赞
虚空寥寥,吾之体也。
万象纭纭,吾之用也。
青山白云,吾之宾朋也。
山色溪声,吾之言论也。
作是说者,画师之所不能幻也。
夫画师所不能幻者,吾亦不知吾之为谁也。
故强名之,曰石谿老冻畐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浩渺无边的虚空中,我找到了我的存在。
无数纷繁的现象里,我发挥我的作用。
青翠的山峦和漂浮的白云,是我的好友与伙伴。
山川的色彩和溪水的声音,传达着我的思想与见解。
能说出这番话的,是画家们无法描绘出的景象。
那画不出来的,是我也不知自己究竟是谁的一面。
所以勉强地为我命名,叫我石谿老冻畐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圆通师:佛教禅宗中的名号,此处指法号圆通的僧人。
2. 孙福长老:对年长德高僧人的尊称。
3. 请赞:颂扬、赞美他人或事物的言辞。
4. 释心月:作者的自称,表示他是佛教禅宗中人。
5. 寥寥:辽阔无边的意思。
6. 万象:泛指世间万物。
7. 纭纭:纷繁杂乱的样子。
8. 宾朋:宾客朋友,这里比喻与作者亲近的人。
9. 言论:这里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
10. 说者:讲述某种道理的人。
11. 画师:画家,这里用来形容幻化事物的人。
12. 幻:幻化、虚构的意思。
13. 冻畐:形象地描绘出石谿老人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征。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描绘,展现了圆通师孙福长老超脱尘世、与自然共生的境界。诗人以虚空、万象、青山白云和山色溪声来比喻长老的体态、智慧和生活环境,表达了长老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思想。同时,诗人指出长老的言论如同山水美景,让人陶醉其中,突出了长老的智慧和才情。最后,诗人用“石谿老冻畐”这个名号来形容长老,既表现了他的精神风范,又彰显了他的尊荣地位。全诗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诗词功底和对禅宗的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圆通师孙福长老请赞》,是由南宋著名诗人释心月创作的。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靖康之难、宋金对峙等重大历史事件,社会动荡,民族矛盾尖锐。
作者释心月在此时成为一位僧人,他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创作源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佛法的领悟和对人生的思考。他通过赞美圆通师孙福长老的品行和智慧,表达了对僧人的敬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与此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佛教文化的繁荣和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在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时代背景下,诗歌成为了人们寄托情感、寻求慰藉的重要途径。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