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芙蓉有怀
为爱秋花霜后红,故栽千树待西风。
却思少日拊头语,泪落花前鬓影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特别喜欢秋天的花朵在霜露之后更加鲜艳,所以在园中种下了千株等待西风吹拂。然而又想起年轻时抚摸着头发的感慨,眼泪洒落,花瓣飘落在头上,白发如蓬松的布巾。
去完善
释义
1. 《植芙蓉有怀》:这是一首古体诗,抒发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之情。
2. 任希夷:宋代诗人。
3. 爱:喜欢。
4. 秋花:指秋天的花朵,这里特指芙蓉花。
5. 霜后红:经过风霜洗礼后的红色。
6. 故:特意。
7. 栽:种植。
8. 千树:众多的树木。
9. 西风:指秋风。
10. 却思:回想。
11. 少日:年轻的时候。
12. 拊头:抚摸头发。
13. 语:话语。
14. 泪落:流泪。
15. 花前:指鲜花盛开的地方。
16. 鬓影髼:形容头发花白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植芙蓉有怀》是一首表达作者感慨时光流逝、怀念往昔美好时光的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霜后鲜艳的芙蓉花,表达了对于秋天的热爱和期待。在诗歌中,“故栽千树待西风”意味着诗人特意种植了满树的芙蓉,等待着秋风来临,欣赏那美丽的景色。然而,当诗人回想起年轻时的美好时光时,他不禁感到悲伤,因为那些美好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只留下满头白发和曾经的回忆。这首诗以其深情的笔触和富有哲理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的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植芙蓉有怀》是南宋诗人任希夷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7年,正值南宋初期,金人南侵之际。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首先,在南宋初期,朝廷腐败无能,金人屡次南侵,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诗人对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人生理想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其次,任希夷在此时期的人生际遇也不如意。他一生未仕,以诗文自娱,但生活困苦,常有忧国忧民之心。这种人生经历使他更加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也使他的诗歌充满了忧患意识。
最后,诗人在诗中提到的芙蓉,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诗人理想人格的象征。芙蓉洁白如玉,坚韧不拔,象征着诗人在困境中依然保持高尚品质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综上所述,《植芙蓉有怀》这首诗是在南宋初期,金人南侵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芙蓉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生活困苦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是诗人对自己人生际遇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他在逆境中依然坚持理想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