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上寿大宴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上寿大宴二首 其二
霜晴宝殿转春风,潋滟金卮酒色浓。 百戏丛中呈雾豹,万花深处仰云龙。 笙簧对御呈三弄,鼓吹成行叠几重。 衰落谬令陪翰苑,小臣何以寓形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任希夷(1895年-1972年),原名任鸿隽,字叔永,四川富顺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科学家和政治活动家。 1. 早年经历:任希夷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于1913年考入北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晴空如洗的皇宫里,春风轻拂。杯中的美酒金光四溢,香气浓郁。艺人们在百戏中展现才艺,有如迷雾中的豹子;鲜花盛开,宛如万千条腾云驾雾的巨龙。乐器在皇帝面前演奏出美妙的三重奏,鼓乐齐鸣,此起彼伏。而我这个沦落的小臣却只能在这里陪伴着君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霜晴:指晴朗的秋天。 2. 宝殿:即宫殿。 3. 潋滟:水波荡漾的样子。 4. 金卮:古代金属制的酒杯。 5. 百戏:各种杂技表演。 6. 雾豹:比喻文采斐然的人才。 7. 万花:指众多的花卉。 8. 云龙:象征皇帝的龙。 9. 笙簧:指乐器。 10. 对御:面向皇帝。 11. 三弄:三次演奏。 12. 鼓吹:指乐队的演奏。 13. 成行:排列整齐。 14. 叠几重:重叠多次。 15. 衰落:年老体衰。 16. 谬令:错误的任命。 17. 陪翰苑:陪伴在翰林院。 18. 小臣:谦称自己的身份。 19. 寓形容:寄托情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宴会的热闹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开篇两句“霜晴宝殿转春风,潋滟金卮酒色浓”展现了宴会现场的繁荣与祥和,寓意着皇帝的恩泽如春风般温暖,美酒佳肴让人陶醉。接下来的“百戏丛中呈雾豹,万花深处仰云龙”则是描述了宴会上的表演艺术,以及皇帝的高贵威严。 接下来,“笙簧对御呈三弄,鼓吹成行叠几重”则体现了音乐演奏的美妙,各种乐器齐鸣,营造出庄重而又热烈的气氛。最后两句“衰落谬令陪翰苑,小臣何以寓形容”,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能够在这样的场合陪伴皇帝的喜悦和自豪,同时又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一个小人物,无法完全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传达了皇帝恩泽下臣民的幸福生活,以及对皇家恩赐的感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寿大宴二首 其二》是北宋诗人任希夷的作品。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074年,即北宋神宗时期。此时正是王安石推行新法的重要阶段,社会政治风气较为活跃,学术思想也十分丰富。 在这一年里,任希夷正值壮年,担任秘书省校书郎一职。他与当时的社会名流、文人士大夫相交甚密,积极参与各种政治活动和文化交流。这种丰富的人脉资源和广泛的交际视野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任希夷的诗歌作品受到了众多著名诗人的影响,如欧阳修、苏轼等。他们的诗歌主张和艺术风格对任希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历史底蕴。因此,这首《上寿大宴二首 其二》不仅展示了任希夷深厚的文学功底,还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的特点和社会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