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遗安堂

标题包含
遗安堂
苴茅动龚胜,屠昼恐王蠋。 二君夭天年,千载叹莫赎。 今代史伯存,危行光往躅。 繄昔开禧年,狂童叛吾蜀。 非招讵肯往,全身不受辱。 平林萃群鸮,高飞独黄鹄。 屹如中流柱,烱若昆山玉。 元气頼以存,余风厉颓俗。 平生慕庞公,以安贻嗣续。 岂为万锺加,居然一丘足。 晚山云自归,春风草还绿。 代谢纷吾前,灵台独无欲。 一从身落南,先庐蜀江曲。 中间乱离瘼,几人惠文触。 烂额皆论功,考槃终不告。 临风一长谣,白驹在空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任希夷(1895年-1972年),原名任鸿隽,字叔永,四川富顺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科学家和政治活动家。 1. 早年经历:任希夷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于1913年考入北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苴茅动龚胜,屠昼恐王蠋. 二君夭天年,千载叹莫赎. 现世仍存有史伯,他的行为为人所赞颂. 想起曾经的开禧年间,有狂童叛乱于我的蜀地. 他没有被招募却自愿前往,为了保全自身不受屈辱. 在那树林里聚集了许多猫头鹰,只有一只黄鹄独自高飞. 他如同砥柱中流,炯然像昆山的玉石一样. 正因如此,他才得以保存生命力,并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他一直仰慕着庞公,希望将这份安宁传承下去. 不是为了获得荣华富贵,而是为了一份内心的满足. 傍晚的山云自然回归,春天的花草逐渐苏醒. 在我眼前浮现出了他们的人生交替画面,只有那些独立独行的人才能做到心无欲念. 自从我来到了南方,就居住在这蜀地的偏僻角落. 期间经历了战乱和困苦,又有几个人能真正了解他们呢? 他们都因忠诚而获得了嘉奖,他们的故事终究不会被遗忘. 我倚靠在风中,吟唱着属于他们的歌谣,就像那空谷中的白驹一般自由与无畏.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遗安堂》是南宋诗人任希夷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古人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出作者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人生信念。 首联写古代两位名人的故事:苴茅的龚胜和屠昼的王蠋,他们虽然英年早逝,但他们的品质仍然受到后人的敬仰。这种惋惜之情和敬仰之意,使得诗歌一开始就体现出深厚的情感色彩。 颔联和颈联则开始转向现实的描绘,描述了当代一位名叫史伯的人物,他有着坚定的信仰和高尚的品质。同时,也通过他的形象,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即狂童叛蜀的历史背景。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在赞美史伯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他自身的期许。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史伯一样,保持坚定的信仰,即使面临困境,也能不屈不挠,成为社会的楷模。 尾联则以景收尾,表达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如同自然界的万物一样,自然而然地发展,不受世俗纷扰的影响。 总的来说,《遗安堂》是一首充满理想和激情的诗篇,它通过对古人的敬仰和现实的描绘,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遗安堂》是南宋诗人任希夷的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4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 在那个时候,任希夷已经年过半百,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在官场任职多年,但因不满朝廷的腐败和内部的权力斗争,选择辞官回乡,过上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在此期间,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饮酒作诗,抒发胸臆。 与此同时,南宋时期的社会背景也影响着任希夷的生活和创作。当时的南宋王朝正处于金朝的强大压力之下,朝廷政治腐败,军事软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都选择了避世隐逸,追求心灵的安宁。 综上所述,《遗安堂》这首诗正是任希夷在那个时代背景下,通过描绘自己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