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郊坛斋宫七首 其三

标题包含
郊坛斋宫七首 其三
玉津宏建中兴初,禁籞风光胜两都。 惭愧逢辰瞻蠖濩,却思归老卧廜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任希夷(1895年-1972年),原名任鸿隽,字叔永,四川富顺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科学家和政治活动家。 1. 早年经历:任希夷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于1913年考入北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新朝初始的繁荣时期,皇宫的美景超过了两个都城。我很幸运能遇到这个伟大的时代,看到宏伟的建筑。但是我又想退休回到我那安静的小房子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玉津:地名。这里指陕西长安附近的玉津村。 2. 中兴:国家在遭受动乱或灾难后重新振兴。 3. 禁籞:皇帝的禁卫军。 4. 两都:古代的中国有两个都城,分别是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这里指两者都繁华美丽。 5. 愧:感到羞耻。 6. 逢辰:遇到好的时刻。 7. 瞻:看,望。 8. 蠖濩:华丽的宫殿。 9. 却思:想要回到过去的状态。 10. 归老:退休养老。 11. 卧廜㢝:在简陋的屋子里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玉津和禁籞两个景象展现出郊坛斋宫的壮丽与繁荣。在诗人看来,这是一种中兴气象,足以超越两都的风华。同时,诗人也对自己有幸目睹如此盛况感到幸运,但却又怀念起昔日归隐山林的宁静生活。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也体现了他对于繁华与归隐的双重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任希夷的《郊坛斋宫七首 其三》是宋代的一首描绘清明时节自然风光和祭祀场景的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世纪左右,具体年份尚无法确定。这个时期,宋朝正处于国力日渐强盛的阶段,社会风气比较开放,文化艺术繁荣,诗人得以尽情抒发个人情感。 任希夷此时正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他出身贫寒,凭借自身的才华和努力逐渐崭露头角。这首诗歌正是他在清明时节赴郊外参加祭祀活动时,被眼前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所触动而创作的。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祭祀文化在宋代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每逢清明节,人们都会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以此来表达对先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在这种氛围下,诗人通过细致地描绘自然景观、人物活动和礼仪细节,展现了当时的祭祀场景,抒发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