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中汗西湖之集斯远有诗辄奉同游一笑

标题包含
中汗西湖之集斯远有诗辄奉同游一笑
志士不厌朝市喧,幽人终爱山林静。 一生遑遑为斗食,匪石有怀徒炯沿。 今朝结客来西湖,悠然会心尘虑屏。 珠宫贝阙同天游,阆风玄圃非人境。 留连山色即传觞,眷恋柳阴还击艇。 诸公湖海气不除,万里昂昂羽毛整。 岂但笑语同如嬉,正须乐石相箴警。 东坡仙去今几时,寥落风烟谁与领。 浪言夏日如许长,乐哉未央等俄顷。 不堪归骑催入关,清梦犹应在云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任希夷(1895年-1972年),原名任鸿隽,字叔永,四川富顺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科学家和政治活动家。 1. 早年经历:任希夷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于1913年考入北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有志之士不畏闹市喧嚣,隐逸之人终究热爱山林静谧。 一生忙碌为了生活温饱,内心的坚定犹如磐石岿然不动。 今日邀友共赴西湖,在悠然中摒弃世俗杂念。 珍珠宫殿和贝壳殿堂一同畅游于天地间,阆风仙境和玄圃福地并非人间胜景。 在山水的留恋中举杯畅饮,在垂柳的依偎下荡舟嬉戏。 诸位豪杰虽身在世俗,却未泯灭志气。他们的羽翼丰满,正等待着翱翔万里。 谈笑间的快乐如同嬉游,相互之间的警示就像宝箴。 东坡仙逝至今已经过去了多久?空旷的风景有谁又能领受呢? 不要说夏天漫长无趣,其实欢乐时光稍纵即逝。 不愿骑马回家被催促过关,只愿梦中仍然在云端。
去完善
释义
1. 中汗:中国中原地区。 2.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著名旅游景点。 3. 斯远:指同行的朋友。 4. 任希夷:诗人的名字,生活于宋朝。 5. 朝市喧:城市的喧闹。 6. 幽人:隐逸之士,这里指诗人自己。 7. 山林静:山林的宁静。 8. 遑遑:形容忙碌的样子。 9. 斗食:指有限的粮食。 10. 匪石有怀徒炯沿:形容坚定的信念。 11. 结客:结伴而行的人。 12. 悠然会心尘虑屏:形容在自然环境中心情愉悦。 13. 珠宫贝阙:形容美丽的建筑。 14. 同天游:共同欣赏美景。 15. 阆风玄圃:仙境。 16. 击艇:乘船游览。 17. 湖海气:豪放的气质。 18. 昂昂:充满自信的样子。 19. 语同如嬉:谈笑风生。 20. 乐石:比喻真正的朋友。 21. 箴警:劝诫警示。 22. 东坡仙去:苏轼离世。 23. 寥落风烟:萧瑟的风景。 24. 夏日如许长:夏天如此漫长。 25. 乐哉未央等俄顷:快乐时光短暂。 26. 不堪归骑催入关:不能忍受马儿催促离开。 27. 清梦犹应在云岭:美好的梦境仍在云端。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与友人一同游览西湖的诗篇。诗人首先以“志士不厌朝市喧,幽人终爱山林静”开篇,揭示了熙熙攘攘的城市生活中,有志之士和隐逸者分别追求的不同境界。然后,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与友人一同在西湖的优美景致中游赏、畅饮的愉悦情景,同时,用“阆风玄圃非人境”表达了人间仙境般的赞美。 诗歌随后展现了众人流连忘返、笑声不断的热闹场景,并以“湖海气不除”表达了对友人们英气不减的风采赞誉。同时,诗人提醒众人应时刻保持警惕,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种种波折和挑战。在结尾部分,诗人感叹苏东坡逝世的遗憾,并提醒自己珍惜当下这短暂的欢乐时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中汗西湖之集斯远有诗辄奉同游一笑》是宋代诗人任希夷的一首作品。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如下: 首先,关于诗词的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具体时间尚无确切的记载。但我们可以从诗题中的“中汗”一词推测,可能是在宋仁宗时期(1023-1063年)或稍后的时间里,因为这一时期对汉文化颇有推崇,且诗人任希夷在此时期较为活跃。 其次,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方面。任希夷曾任国子祭酒、光禄寺丞等职位,颇受皇帝赏识。他主张文人学士应该关注社会问题,其诗作多关注民生,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关于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在宋代,尤其是仁宗时期,国家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同时,士大夫阶层十分重视交游唱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人交际风尚。在这样的背景下,任希夷与友人聚会,共赏西湖美景,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