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摄鼓院

标题包含
摄鼓院
分曹正在壁门东,兼假犹惭两院通。 谏鼓无声谁讼枉,匦函有疏为平戎。 柳分御路晓烟碧,花遶宫墙初日红。 退食心闲了无补,西风吹影鬓如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任希夷(1895年-1972年),原名任鸿隽,字叔永,四川富顺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科学家和政治活动家。 1. 早年经历:任希夷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于1913年考入北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现在来看一下这首诗的现代白话文翻译: 在古代,官员们被分为不同的部门来处理国家事务。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场景,官员们分别在东西两侧的大门附近工作。尽管他们有时需要借助其他部门的资源来完成工作,但他们仍然觉得这是一种负担。 这里的“谏鼓无声”意味着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或建议来解决问题。而“匦函有疏”则表达了人们希望通过写信来参与政治讨论并解决国家的纷争。 此外,诗中还描述了皇宫周围的景象。柳枝垂在皇家大道上,烟雾弥漫;花儿环绕着宫殿的红墙,阳光照耀在它们身上。这些美丽的景色也象征着皇帝统治下的安宁和繁荣。 然而,作为一名官员,作者对自己在国家治理中的贡献感到愧疚。他说自己作为一个公务员并没有为国家做出什么实质性的贡献,每天只是从公事房回来,享受着悠闲的生活,任由时间的流逝。这使得他的头发变得越来越苍白,就像被西风吹动的影子一样。
去完善
释义
1. 《摄鼓院》:诗题中的“摄鼓院”指宋代的官署,负责听取民间控诉与建议。 2. 任希夷:宋末元初诗人。 3. 分曹:按照职务或专业将官员分成不同的部门。 4. 壁门东:这里指地方官员聚集的地方。 5. 兼假:这里指兼职。 6. 犹惭:还有惭愧的地方。 7. 两院通:两个衙门之间的联系。 8. 谏鼓无声:指无法反映民众的声音。 9. 谁讼枉:谁在诉讼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10. 匦函有疏:意见箱中有百姓对和平的建议。 11. 为平戎:为了实现国家的安定。 12. 柳分御路:御路旁分出的柳树。 13. 晓烟碧:清晨烟雾笼罩下的碧绿景色。 14. 花遶宫墙:花儿围绕着皇宫的围墙。 15. 初日红:初升的太阳照耀下花朵的红色。 16. 退食心闲:结束工作后心情悠闲。 17. 了无补:没有多少补益。 18. 西风吹影:形容白发苍苍的老者。 19. 鬓如蓬:头发如同蓬松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朝廷官员的日常生活和心境。首联中的“分曹”和“壁门东”表现了官员们各司其职的场景,而“兼假”和“两院通”则暗示了他们在公务之余还需要处理其他事务。颔联中,“谏鼓无声谁讼枉”表达了一种担忧,即如果没有人站出来鸣冤,那么正义将无法得到伸张;而“匦函有疏为平戎”则表示通过上疏的方式来平息战事,实现国家和平。颈联中的“柳分御路晓烟碧”和“花遶宫墙初日红”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展现了皇家的富丽堂皇。尾联中的“退食心闲了无补”表明作者在闲暇时并无他事可做,只能静观时事的发展,而“西风吹影鬓如蓬”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白发苍苍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表现了朝廷官员的敬业精神,也揭示了他们在面临国家大事时的无奈与忧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摄鼓院》是宋代诗人任希夷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公元1045年左右,正值北宋中期。当时朝廷腐败、民生疾苦,科举制度也弊端丛生,选拔的人才良莠不齐。 在人生际遇方面,任希夷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才情横溢。然而他科举落第,仕途不顺,一生未得重用。这使他对现实社会充满了批判精神,对民生疾苦感同身受。因此,他的诗歌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在时代背景方面,当时北宋政权相对稳固,经济文化繁荣,但政治腐败、军事疲软等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科举制度的弊端,使得许多有才之士难以施展才华,而一些庸碌之辈却得以飞黄腾达。这种现象在任希夷的诗歌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