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五出都门后一日效乐府作
沧江丽晴晖,扬铃出王畿。
双阙望中远,片帆波上飞。
殷雷车马隔,遏云歌吹希。
归东水浩浩,拱北心依依。
难云周行寘,犹恨天颜违。
年华易婉晚,何日当旋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长江如诗,晴空映衬;铃声悠远,传自京师。
双阙遥遥,无法近望;小船悠悠,逐波远行。
喧嚣的车马声渐远,歌声与乐器在云端停止。
江水滔滔东去,心中默默期盼;此去遥远,但求勿忘初心。
难以置周游之地,只恨未能亲见天子之颜。
岁月匆匆,青春易逝;何时能重归故地,再看那一片繁华?
去完善
释义
1. 沧江:指江水青绿色,这里应该是指江水。
2. 丽晴晖:丽是美丽,晴是晴天,晖是阳光。合起来就是美丽的阳光下。
3. 扬铃:应该是形容船行的声音。
4. 王畿:古代的京城周围地区,这里应指京城。
5. 双阙:古代宫殿前的建筑,两个高的柱子间有阙楼。
6. 殷雷:象声词,形容声音沉闷而响亮,这里应该是指车马声。
7. 遏云:指歌声嘹亮高入云霄。
8. 拱北:指的是北方,古代皇帝的座位在北方,朝臣面向皇帝时面朝北。
9. 周行寘:周行是循环,寘是置。这里是说不能长时间在京城待着。
10. 天颜:指的是皇帝的脸,这里应该是指皇帝。
11. 年华:年岁,时光。
12. 婉晚:曲折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离开京城、返回故乡的作品。诗人以“沧江丽晴晖,扬铃出王畿”开篇,描绘了江山如画的美丽景象,同时透露出自己即将离京的欣喜。接下来的诗句,如“双阙望中远,片帆波上飞”,则以象征手法表达了自己离京的心绪。
诗人在后半部分表达了难舍离别之情和渴望返回的期盼。他以“难云周行寘,犹恨天颜违”两句诉说了离别的不舍和对君王的留恋,又以“年华易婉晚,何日当旋归”表达了自己的期待与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离京的过程,以及他内心的喜悦与忧伤,展现了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君王的忠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重五出都门后一日效乐府作》是宋代诗人任希夷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在这一年,任希夷因为任职期满,离开了汴京,即将回到自己的家乡。然而此时的他并未感到喜悦,反而心情沉重。此时正值北宋时期,政治较为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新旧党争激烈,朝政腐败,人民生活困苦。这使任希夷对当时的现实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