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恩赐酒旨令醉,进诗以谢
明光殿里夜迢迢,多病逢秋自寂寥。蜡炬乍传丹凤诏,
为感君恩判一醉,不烦辛苦解金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明亮的宫殿里,夜晚显得格外漫长,而多病的我在秋天更是感到孤独寂寥。忽然间,有侍卫传递来皇帝的紧急命令。为了感谢你的一片好意,我愿意一醉方休,而不必麻烦你解除这个麻烦的负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明光殿:古代宫殿名。
2. 丹凤诏:皇帝诏书的美称。
去完善
赏析
首联“明光殿里夜迢迢,多病逢秋自寂寥”中,“明光殿里夜迢迢”化用古诗句“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暗示了宫廷生活的孤寂与无聊。而“多病逢秋自寂寥”则道出诗人身体欠佳,又遇秋天,心情低落。
颔联“蜡炬乍传丹凤诏,为感君恩判一醉”是点睛之笔。诗人提到皇帝传召的蜡烛之光,象征皇帝的恩典。而“为感君恩判一醉”则表达了诗人甘愿为感激皇帝的恩典而饮至大醉。
颈联“不烦辛苦解金貂”传达出诗人不仅自己愿意敬酒以示感谢,还无需麻烦他人分担劳苦,独自喝下这杯御赐美酒。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皇宫、疾病和君恩的描绘,表现出诗人谦逊、感恩的态度以及他深厚的文学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蒙恩赐酒旨令醉,进诗以谢》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文学家、政治家徐铉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作于公元937年,徐铉时年47岁。当时正值南唐保大五年,皇帝李煜在位。这一年徐铉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信任。
在五代十国这个战乱频繁、国家分裂的时期,文人墨客渴望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和重用。徐铉虽出身名门,但早年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直到晚年才受到皇帝的重用。因此,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对皇帝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徐铉在当时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努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这首诗也成为了徐铉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作为一名文人的才华和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