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相公宅牡丹
但是豪家重牡丹,争如丞相阁前看。
凤楼日暖开偏早,鸡树阴浓谢更难。
数朵已应迷国艳,一枝何幸上尘冠。
不知更许凭栏否,烂漫春光未肯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豪门大户重视牡丹,但哪比得上在丞相府观赏。
凤楼日照温暖,花开得格外早;鸡树阴郁浓密,花儿凋零得更慢。
几朵花已经让人眼花缭乱,一枝竟然有幸登上贵族的帽子。
不知道还能不能倚着栏杆欣赏,这绚烂春光还未消逝。
去完善
释义
1. 严相公:即严嵩,明朝政治家。这里指代一位位高权重的人物。
2. 豪家:富有人家,豪门大户。
3. 丞相: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称呼,这里同样指代地位尊贵之人。
4. 凤楼:形容华丽的楼阁,这里可能是严相公宅中的一处建筑。
5. 鸡树:鸡树是唐朝宫廷中对樱桃树的别称,这里可能是借指牡丹花。
6. 国艳:原意指国家的美丽象征,这里可能用来形容牡丹花的艳丽。
7. 一枝:牡丹花的一种形态。
8. 尘冠:形容贵族华贵的头冠。这里可能是用来比喻牡丹花簇拥在一起的样子。
9. 烂漫春光: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色。
10. 未肯残:表示春天还没结束,美景仍在持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在严相公的府邸欣赏牡丹花的情景。诗中首句通过对比豪家与丞相阁前的牡丹花,凸显出相府牡丹的独特之处。接着描述了凤楼日暖、鸡树阴浓的场景,展现了牡丹花开的正旺,争相斗艳的画面。诗人观察入微,既描绘出了牡丹花的美丽姿态,也展现了其繁茂的生长状况。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了数朵已经让人眼花缭乱,而一枝有幸上了尘冠,意味着这其中的一枝牡丹特别出众。结尾处表达了在明媚春光中,赏花的兴致盎然,感慨春光的美好。全诗不仅赞美了牡丹花的美丽,还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严相公宅牡丹》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五代十国时期,具体年份无法考证。此时南唐国力相对稳定,社会生活繁荣,文化艺术得到一定发展。作为南唐著名文学家、外交家的徐铉在此时正值中年,官至礼部尚书。这一时期,他因才华横溢、品行高尚受到皇帝赏识,地位显赫,文学成就和影响力也达到顶峰。
在徐铉这个人生阶段,他的作品以描绘自然风光、反映贵族生活为主,表达出对盛世的热爱以及对国家繁荣的期许。这首诗正是通过对严相公府中牡丹的赞美,展现了当时上层社会的生活风貌以及太平盛世的美好景象。
与此同时,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群雄逐鹿的时期,各政权间战乱不断,民生疾苦,这使得徐铉更加珍视国家的安宁与和平,渴望建功立业。因此,在他的诗作中也不难发现他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