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酷热

标题包含
酷热
赤日当空雨汗流,行人小立尽咨愁。 谁知天使阳居夏,要作人间岁有秋。 鳞介洪纤皆自遂,林泉澹泊可无求。 须思一夜西风起,便到无衣远客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宓(1092年-1152年),字师复,号复斋居士,福建莆田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以博学多才、清廉正直著称。 陈宓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被荐举为太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烈日炎炎下汗如雨滴落,路过的行人驻足感叹着忧愁。 谁能想到天上的太阳住在夏天,却给人间带来了秋天的丰收。 鱼鳞般的大小事物都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山林泉水淡泊名利无需过多追求。 但要想到一夜西风袭来,路上的旅人便会寒冷无比,衣裳单薄无法抵挡。
去完善
释义
1. 赤日:红色的太阳,这里指阳光炽烈的夏日。 2. 当空:在天空中,这里形容太阳高挂在空中。 3. 雨汗流:如雨般汗水流淌,形容天气炎热。 4. 小立:稍微站立一会儿。 5. 咨愁:忧虑、烦恼。 6. 天使:天神,这里指自然的恩赐。 7. 阳居夏:阳光照耀下的夏天。 8. 岁有秋:每年都有丰收的季节,这里指秋天。 9. 鳞介:泛指水生动物。 10. 洪纤:大小,这里指各种鱼类。 11. 自遂:自由生活,自在成长。 12. 林泉:山林与泉石,这里指大自然的美景。 13. 澹泊:淡泊,指不追求名利。 14. 无求:没有欲望,无所求。 15. 西风:秋风,这里指凉爽的气候。 16. 无衣:没有衣物保暖,这里指天气变冷。 17. 远客:远离家乡的人,这里指在外奔波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名为《酷热》,描绘的是炎炎夏日里令人感到不适的景象。诗人以“赤日当空雨汗流”开篇,形象地描述了烈日炎炎、汗流浃背的炎热天气。接下来,诗人又以“行人小立尽咨愁”展现人们在酷热中疲惫不堪、哀愁满面之态。然而,在这看似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诗人却发现了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的奇妙。他以“谁知天使阳居夏,要作人间岁有秋”表达对生命的赞美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进一步描写了夏日里的动植物在炎热中的生存状态。他以“鳞介洪纤皆自遂,林泉澹泊可无求”展现了鱼虫草木在酷热中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生活景象。这些生动的描绘,使得原本炎热的夏季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 最后,诗人以“须思一夜西风起,便到无衣远客头”揭示了夏天的结束意味着秋天的来临。尽管夏日酷热难耐,但季节更替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的酷热,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对生活哲理的领悟,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酷热》是南宋诗人陈宓于公元1195年创作的诗歌。在这个时期,南宋政府面临着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外忧内患交织在一起。 陈宓,字师复,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艰辛。由于父亲早逝,少年时期的陈宓便肩负着照顾家庭的重任。勤奋好学、才华横溢的他逐渐步入仕途,并因为正直敢言而受到了皇帝的赏识。然而,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他多次遭受排挤,被贬谪至福建等地。尽管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守信念,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 在公元1195年,陈宓遭遇了一次严重的旱灾,这使得本已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酷热的天气,久旱无雨的土地,农民们颗粒无收,生活陷入困境。这种场景深深触动了陈宓的内心,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于是,他挥笔写下了这首《酷热》,以此表达对农民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