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玉融陈心我诸友萧寺读书

标题包含
玉融陈心我诸友萧寺读书
偶成汗漫游,邂逅得良际。 畏途日如汤,且作旬日憩。 居然二三友,读书此萧寺。 古人固有之,岂意见吾世。 人生各有营,壮岁多秽气。 纷纷陌上儿,倥偬名与利。 借曰未有知,蚩蚩事游戏。 妖艳东家桃,醲鲜西邻醉。 北山鬬双陆,南园赏新荔。 谁能空山中,作此穷活计。 满架儒先书,学成欲何济。 真如嚼余甘,泊然味无味。 是中有何好,吃吃不小置。 拱手对我言,此亦各有志。 童蒙本无知,未省学何事。 珍重希贤人,为我重指示。 蔗境初未佳,渐久乃有嗜。 况兹得抠承,讵敢萌厌弃。 我闻重欣然,疑虑亦随继。 言之岂云艰,守此谅非易。 勇锐亦易能,坚苦方可畏。 河汾有礼乐,兴邦定房魏。 燕山有义方,仪俨真世瑞。 斯人未云多,斯道今岂坠。 君看春后花,腊前已根蒂。 勗哉记斯言,晨夕慎无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熊禾"的相关信息。可能你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并不为公众所熟知。如果你能提供更多信息,我会很乐意帮助你查找。
去完善

译文
偶然漫步在广阔的世界里,机缘巧合中找到了一处美好之地。 每天的道路如同热汤般让人畏惧,那就暂且在这里休憩十日吧。 这里有三两个好友,一起在这个古老的寺庙里研读诗书。 古人都曾经这样生活过,我们的相遇不过是历史的重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青春的岁月充满了激情与活力。 那些路上的行人,都在为了名利奔波劳碌。 即使还没有得到理解,也要保持善良的心态,把生活当作一场游戏。 东边邻居家的桃花美丽娇艳,西边邻居家的美酒醇厚美味。 在北山上玩双陆棋,在南园的荔枝树下一同欣赏美景。 谁能在这样的山野中,过上清贫的生活呢? 书架上有那么多的书籍,学到的知识又有什么用呢? 就像是咀嚼着余甘子,虽然味道淡薄,却让人难以忘怀。 这其中有怎样的魅力,让人不断地品味呢? 他微笑着对我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孩童时期并无多少智慧,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学什么。 珍惜自己的时间,努力成为一个贤明的人,为我重新指导方向。 甘蔗的味道起初并不觉得美好,但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嗜好。 更何况我已经得到了指引,怎敢轻易地放弃呢? 听了这些话,我感到非常开心,但是疑虑也随之而来。 说出口的话并不难,但要坚守却并不容易。 勇敢锐利也很容易做到,真正难得的是坚韧刻苦。 河汾地区有着丰富的礼乐文化,可以振兴国家,安定四方。 燕山的榜样教育,也是值得尊敬的。 这样的人并不多,但这样的道理不会消失。 你看春天的花朵,冬天的腊梅已经孕育了果实。 希望你记住这些话,无论何时都要谨慎行事,不忘记初衷。
去完善
释义
《玉融陈心我诸友萧寺读书》熊禾:这是一首讲述在寺庙中读书的诗。诗人为表达劝勉之意,揭示了知识的重要性和追求理想的坚定决心。 1. 玉融:即福建福清,诗人熊禾的故乡。 2. 陈心我:作者的友人,生平不详。 3. 邂逅:偶然遇见。 4. 畏途:艰难的道路。 5. 日如汤:日子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6. 旬日:十天。 7. 居然:竟然。 8. 萧寺:指佛寺。 9. 古人:历史上的圣贤。 10. 见:出现。 11. 壮岁:壮年时期。 12. 秽气:恶劣的品行。 13. 纷纷:忙碌的样子。 14. 陌上儿:田间的小路旁的孩子。 15. 倥偬:急迫紧张的状态。 16. 借曰:假如说。 17. 蚩蚩:无知的样子。 18. 妖艳东家桃:比喻那些沉迷于声色犬马的人。 19. 醲鲜西邻醉:形容美酒佳肴。 20. 北山鬬双陆:北山斗双陆是一种古代的棋类游戏。 21. 南园赏新荔:南园欣赏新鲜的荔枝。 22. 谁能空山中:谁能在这偏僻的地方。 23. 作此穷活计:过这样的艰苦生活。 24. 满架儒先书:摆满书架的古籍书籍。 25. 学成欲何济:学会了这些知识又能做什么呢? 26. 真如嚼余甘:就像品尝剩下的甘甜一样。 27. 泊然味无味:淡泊名利,体味平凡的人生。 28. 是中:这中间。 29. 不小置:不小看。 30. 拱手:恭敬的态度。 31. 童蒙:孩童。 32. 本无知:本来就不了解。 33. 未省:不明白。 34. 希贤人:希望成为贤人。 35. 珍重:珍惜。 36. 重指示:再次指导。 37. 蔗境:一种美好的境界。 38. 渐久:逐渐地。 39. 乃有嗜:才有所喜好。 40. 况兹:更何况现在。 41. 抠承:深入了解。 42. 讵敢:怎么敢。 43. 萌芽:产生厌恶的想法。 44. 我闻:我听说。 45. 重欣然:再次感到高兴。 46. 疑虑:疑虑的心情。 47. 随继:随后。 48. 言之:说出的话。 49. 守此:遵守这个道理。 50. 谅非易:确实不容易。 51. 勇锐:勇敢果断。 52. 坚苦:坚韧刻苦。 53. 可畏:令人敬畏。 54. 河汾有礼乐:河汾地区注重礼乐教化。 55. 兴邦定房魏:兴邦安定的关键是选拔贤能的人才。 56. 燕山有义方:燕山地区有高尚的品质。 57. 仪俨真世瑞:仪态庄重真是世间的珍宝。 58. 斯人:这样的人。 59. 未云多:不多。 60. 斯道:这种道理。 61. 今岂坠:现在怎么能够失落。 62. 腊前已根蒂:在春天来临之前就已经有了根基。 63. 勗哉:勉励啊。 64. 晨夕:早晚。 65. 慎无替:一定要坚持。
去完善
赏析
《玉融陈心我诸友萧寺读书》是熊禾的一首诗词作品。在这首诗中,熊禾以流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他以“汗漫游”开篇,讲述了自己在偶然间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决定在萧寺中一起读书。诗人认为,古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也能有所成就,更何况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他们。随后,他对比了那些在世间忙碌、追求名利的人,以及那些沉浸在世俗娱乐中的人,进一步强调了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能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在空山之中过上清贫的生活是多么珍贵的事情。 紧接着,熊禾描述了他们在萧寺中读到的各种儒家经典书籍,并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这些学问对他们来说究竟有什么价值?他通过比喻,将这些书籍比作余甘子,虽然味道平淡,但却能让人回味无穷。这就像是在生活中找到的一种美好的平衡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真谛。此外,诗人还通过与朋友们的对话,表达了他们对学习的热爱和执着。尽管他们还很年轻,但对知识的渴望却让他们非常珍视这次的学习机会。 最后,熊禾鼓励大家要勇敢地追求知识,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他认为,只要能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取得成功。同时,他还以春天后的花朵为例,告诉我们只要根基稳固,早晚都会开花结果。所以,他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个机会,时刻铭记这个教诲,努力不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熊禾的《玉融陈心我诸友萧寺读书》这首诗作于南宋末年。此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外有金、元势力的威胁,内有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的问题。熊禾作为一名文人,怀着忧国忧民之心,关注时局发展。 在诗人生活的时代,科举制度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选拔体制,士人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进而步入仕途。然而,现实中的科举往往被权贵操纵,普通士子难以脱颖而出。在这样的背景下,熊禾选择寄情山水,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研习学问,以传承文化为己任。 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他们在萧寺中潜心读书的情景,表达了对宁静致远的理想生活的向往。这种超脱世俗的心态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品质,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自身使命的认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