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钱端修诸公饮兴福
积阴解尽可信眉,梵宇仍容款扣扉。
山净且无尘一点,湖平惟有鹭双飞。
杯行客恶思传令,劫急棋争看解围。
招隠不知谁好事,为寻幽处著渔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的阴云已经散去,可以清晰地看到远处的山山水水。寺庙的大门依然敞开,迎接四方来客。这座山的纯净之处在于没有一丝尘埃,湖水平静得只有两只白鹭在悠然自得地飞翔。宴会上的客人渴望了解彼此的意愿,于是纷纷举杯表示友好;而在棋局上,人们紧张地观看着局势的发展,期待着破局的一刻。然而,究竟是谁有着如此高雅的情趣,竟然在这里建造了一座钓鱼台呢?
去完善
释义
1. 积阴:指久雨转阴。
2. 可信眉:形容眉开眼笑的样子。
3. 梵宇:佛寺。
4. 款扣扉:轻轻敲门。
5. 无尘一点:形容山中洁净无尘。
6. 思传令:怀念传递命令的人。
7. 劫急:危急的时刻。
8. 解围:解除困境。
9. 招隠:招致隐士出仕。
10. 渔矶:捕鱼的地方,也指江边可以泊船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作者与钱端修等人在兴福寺游览、欢聚的情景。开篇两句“积阴解尽可信眉,梵宇仍容款扣扉”表现了天空放晴、寺院钟声的氛围,引出下文。接着,“山净且无尘一点,湖平惟有鹭双飞”展现了静谧的自然风光,将人们带到了一个远离喧嚣的境地。诗人借景抒情,寓意心境的纯净与宁静。
中间两联,“杯行客恶思传令,劫急棋争看解围”描绘了酒宴之间紧张而又欢乐的场景,以生动而富有张力的笔触刻画了人物形象。其中,“传令”和“解围”分别隐喻在座各位默契的互动和智者的风度。“招隠不知谁好事,为寻幽处著渔矶”则揭示出游人的探访兴致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体来看,诗人以其独有的才情和感悟,将诗中景物、人事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和谐共处的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与钱端修诸公饮兴福》是南宋诗人朱翌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59年,此时正是南宋时期,距离北宋灭亡已有数十年。在这段历史时期,南宋政权相对稳定,但北方领土仍然被金国占据,民族矛盾和家国之恨依然尖锐。
朱翌(1115-1206),字新仲,号灊山居士、省事老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文人,曾任翰林院编修、秘书少监等职。朱翌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但他始终保持着高尚的品格和气节。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人生哲理为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在公元1159年,朱翌与钱端修等友人相聚在兴福寺饮酒赋诗。他们在寺中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品尝美酒佳肴,畅谈人生理想。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