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旧游曾记当年,凤城雨露开晴昼。
端门发钥,御炉烟暗,宫花影覆。
帝念民劳,俾乘轺传,暂临牛斗。
散阳和四照,春光万井,来小试、调元手。
职业才华竞秀。
汉廷臣、无出其右。
九重眷倚,频虚槐鼎,争迎衮绣。
爽气西山,绿波南浦,酿成芳酒。
趁锋车未到,霞觞共祝,百千长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记忆犹新曾经游览的日子,那凤城在晴朗的白昼中弥漫着雨露的气息。
端门开启,皇宫中的烟雾渐渐散去,繁花盛放,树影斑驳。
皇帝关心民众的辛劳,派遣我乘坐马车,暂时降临人间,感受那些辛勤努力的人们。
用阳光温暖万物,以春光洒满万户,我来这里是为了测试一下调节元气的方法是否有效。
我的职业才能无人可比。
皇帝的宠爱不断,众多贤能之士争相迎接圣旨。
西山的清爽之气,南浦的绿色波光,共同酿造了美酒。
趁着皇帝的车驾还未到来,让我们举起酒杯,共同祝愿长寿安康。
去完善
释义
1. 凤城:指北宋都城汴京,现河南开封。
2. 端门:皇宫的正门。
3. 御炉:皇帝宫殿里的香炉。
4. 宫花:宫廷中的花卉。
5. 端门发钥:意指皇宫开门,这里指的是新皇登基或举行重大典礼时开启宫门的仪式。
6. 俾乘轺传:指允许地方官员担任中央政府的使者,回到自己所在的州郡执行政务。
7. 牛斗:指牵牛星和斗宿。这里用天上的星辰来形容在地方州郡任职的地方官员。
8. 四照:四处照耀的意思。
9. 春光万井:形容春光明媚,万物复苏。
10. 调元手:指发挥治国安邦的才能。
11. 职业才华竞秀:形容众多官员各展其才,争相为国效力。
12. 无出其右:意思是没有人能超过他们。
13. 槐鼎:槐是指槐卿,周代三公的合称;鼎是指钟鸣鼎食之家,寓意显贵、高位。这里是借槐鼎指代朝廷高官显宦。
14. 争迎衮绣:衮绣是古代皇帝的龙袍,这里用来比喻皇帝对贤能之士的器重和任用的态度。
15. 西山爽气:指西山的秀美风光。
16. 南浦绿波:指南浦的绿水荡漾。
17. 芳酒:美酒。
18. 锋车未到:锋车即古代的官车,这里用以指代皇帝派来的使者和封赏。
19. 霞觞:酒杯的美称。
20. 百千长寿:祝愿长寿的吉祥之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赏析如下:
《水龙吟》是石孝友所作的一首描绘皇帝游历的诗词。上片描述了当年皇帝出游的场景,风和日丽,气氛祥和。作者巧妙地通过端门、御炉等细节,展现了皇家的威严与庄重。接着,词句传达出皇帝体恤民生,亲临民间,传达了对民众的关怀。下片则表现了皇帝的才干和人格魅力,他深受朝廷信赖,且与民同乐。同时,借西山、南浦的美景,表达了江山如画、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最后,祝愿皇帝长寿安康,体现了作者对皇帝的敬仰之情。整首词描绘了一幅盛世太平的画面,流露出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龙吟》是南宋词人石孝友的代表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65年左右,正值宋金和战之际。在那个时候,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但由于内外矛盾重重,国家形势十分严峻。
石孝友作为南宋文人,目睹了国家山河破碎、民生疾苦的现状,他忧国忧民的心情在《水龙吟》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创作这首词时,石孝友的人生际遇也十分坎坷。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但因不满时政,辞官归隐,寄情于山水之间。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社会对文学艺术的追求非常热烈,尤其是宋词的发展达到了高峰。石孝友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他以词为武器,通过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反思,表达出自己对国家兴衰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去完善